值此《農村工作通訊》創刊60周年之際,我對《農村工作通訊》創刊6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對《農村工作通訊》全體同志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表示敬意!剛才觀看了紀錄片,回顧了《農村工作通訊》創刊、復刊的發展歷程,聽取了韓長賦部長的寄語和余欣榮副部長的講話,深受教育和啟發。
剛才,省、市、縣、村的代表同志談的切身感受很深刻,很接地氣。代表們講的觀點和體會,彰顯了《農村工作通訊》在基層“三農”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體現了各級“三農”干部對這份雜志的厚愛和支持。《農村工作通訊》經過60年的歷程,不斷發展和進步,很重要一點就是得到了各級“三農”干部和廣大農民的支持。
回顧歷史,我們黨歷來重視“三農”宣傳工作,把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說到廣大農民的心坎里,以此來調動和發揮億萬農民的積極性。《農村工作通訊》是黨在“三農”戰線上的一個重要的宣傳陣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當前,新聞媒體和期刊行業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為進一步做好 “三農”宣傳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農村工作通訊》作為“三農”戰線的重要媒體,要認真學習貫徹,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對《農村工作通訊》有著深厚的情感。我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吉林省委工作時接觸到這本雜志的。當時,《農村工作通訊》駐吉林記者站,就設在省委農村工作部政策研究處,當時站長是老魏同志,我和他一起做過調研,搞過采訪。更巧合的是時任吉林省委農村工作部的史林琪部長,是中央農口派去工作的,并在《農村工作通訊》工作過。她經常要求農村工作部的干部要注重研究政策,深刻認識農村政策的重要性,要求干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多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議。她對《農村工作通訊》雜志刊登的一些重要文章和典型做出批示,要求同志們學習和研究。那時候一個處只能訂一本雜志,所以雜志來了之后大家得借著看,輪流看,認真學習和研究。《農村工作通訊》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得到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得到了廣大“三農”工作者的喜愛,成為“三農”工作離不開的重要期刊和精神食糧。有幸的是當時記者站因為設在政策研究處,我做了這個雜志的特約通訊員。從那時候起,《農村工作通訊》就成了我工作上的良師益友。今天再看一下這本雜志,60年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農村工作通訊》在“三農”戰線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指導“三農”工作的主流媒體,成為解讀黨的農村方針政策,傳遞權威信息,宣傳中央和農業部的重要工作部署,交流各地農村改革發展典型經驗的一本重要期刊。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工作通訊》在一代一代的辦刊人的努力之下,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回顧歷史,我覺得《農村工作通訊》特色非常鮮明。一是品牌特色。這是一個金色的品牌,毛主席題寫的“農村工作通訊”六個大字金光閃閃。二是為農特色。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雜志始終堅持為“三農”工作服務的辦刊宗旨,堅持為農民、為農業、為農村服務。三是創新特色。雜志堅持開拓創新,打造了全國農村改革與發展座談會等品牌和平臺,把各個方面的意見匯集起來,為起草中央1號文件提供重要的參考。四是權威特色。應該說刊物的權威性、實效性、理論性、指導性進一步提高,政策有高度,理論有深度,實踐有廣度,基礎有厚度。《農村工作通訊》是“三農”領域特色鮮明的重要期刊。
當前,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面對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重大任務和課題,《農村工作通訊》肩負的宣傳“三農”,服務“三農”的任務更為光榮而繁重,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揚優良傳統,緊跟時代腳步,不斷改革創新,把雜志越辦越好,為我國的“三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