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為農村改革鼓與呼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余欣榮 字號:【

《農村工作通訊》是我的老朋友,對于像我們一樣長期在基層的農業工作者來說,每一期都想盡早拿到閱讀。盡管后來工作變動,但我仍然一直關注這本刊物,并時常翻閱??梢哉f,《農村工作通訊》是我工作學習的良師益友。因此,我更愿意作為一名多年奮戰在農口系統的農業農村工作者,給《農村工作通訊》送上一份真摯祝福。

一、認真總結辦刊經驗,繼承和發揚《農村工作通訊》的優良傳統

編者、作者、讀者是辦刊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一本雜志,60年來始終是我國“三農”期刊界的“常青樹”,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這離不開廣大讀者的厚愛和推崇,更重要的是,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辦刊人的辛勤耕耘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創新?;仡櫋掇r村工作通訊》的歷程,我認為有這么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60年宗旨不改,歷史厚重。1956年毛澤東同志親自提議創刊,并且題寫刊名,作為當時中央農村工作部的機關刊物,《農村工作通訊》在宣傳中央政策,推進農民個體所有制向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轉變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很快成為了在全國農村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刊物。長期以來,刊物大力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傳播基層創造和先進經驗,為推進農村改革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韓長賦部長高度重視辦刊工作,要求農村雜志社堅持“為農村改革與發展服務,為廣大農村干部服務”的辦刊宗旨,立足于服務“三農”,推動“三農”工作??梢哉f,《農村工作通訊》沒有辜負眾望,為我國糧食連年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做出了應有貢獻。

(二)60年歷久彌新,堅持特色。特色是一本刊物的靈魂所在?!掇r村工作通訊》被廣大農村干部稱之為“三農”領域的黨刊,不可或缺的工作參謀,就在于她鮮明的個性和特色。時代在變遷,但《農村工作通訊》所具有的接地氣、“三農”的本色什么時候都不會變、也不能變。這些年,《農村工作通訊》堅持了政策性、工作性,并且注意將權威性、指導性、新聞性、思想性、實用性融為一體,在解讀政策、交流經驗、探討問題、推進工作上發揮了自己的獨特作用,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勇于擔當,力求做到準確客觀地將農民群眾的呼聲反映給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搭建起了群眾和政府溝通的橋梁,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60年風雨同舟,與時俱進?!掇r村工作通訊》的60年,也是中國農村雜志社的60年。六十年來,雜志社的媒體資源不斷壯大,由當初的一本期刊發展到了現在的“八刊一網”,各有重點、各有特色。農村雜志社已經成為實至名歸的“三農”期刊國家隊,并且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方面邁出了可喜步伐。榮耀不褪,情懷不改,甲子歲月在輪回。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步入新的歷史變革時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包括《農村工作通訊》在內的“三農”媒體,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主動適應時代變革,傳承光榮傳統,面向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需求,強化輿論引導,創新傳播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著眼未來,堅守職責,繼續為農村改革鼓與呼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了農村改革座談會,對“三農”發展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論斷和指示,為我們當前和今后深化農村改革、建設農業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座談會釋放的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信號,我們農業工作者要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包括《農村工作通訊》在內的“三農”媒體要深度地進行宣傳、解讀,這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就農村改革發展,《農村工作通訊》和農村其他刊物擔負著日益繁重的任務,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第一,要突出新思想、新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局戰略高度出發,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總書記對“三農”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理念。比如“食為政首”的戰略布局和施政理念,要求我們必須牢牢地把糧食安全擺在第一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糧食生產;再比如“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這三大任務,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要求我們必須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小崗村座談會上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農村改革對全局大局發展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改革。如何讓這些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都離不開我們“三農”媒體的大力傳播。

第二,要注重新探索、新實踐。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創新,民族沒有前途,農業沒有前途。歷史證明,創新是農業文明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動力。農村改革的生動實踐是“三農”媒體取之不盡的“活水源頭”,黨中央提出當前農業的任務要穩產能、調結構、強素質、可持續,歸根到底還是要靠科技的創新,靠體制的創新,不少地方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三農”媒體人要深入實際、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善于發現和總結人民群眾、特別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探索實踐,發揮農業媒體“主力軍”作用,積極宣傳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

第三,要注意新苗頭、新問題。近年來,農業在形勢好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對待這些新問題,包括一些模糊的認識,要善于做好輿論引導。比如說,怎么判斷糧食庫存問題?調結構調什么、怎么調?一二三產業如何融合發展?等等。這些都是社會關注的問題,基層干部關注的問題。 “三農”媒體要把握時代脈搏,深刻及時地領會中央的精神,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對苗頭性的問題加以警覺,并予以理性引導。比如,現在東北的農民兄弟最需要的是了解玉米等農產品的價格政策,我們要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盡可能進行解答。反映農民最迫切的需要,是我們最大的題材,具有可讀性和廣泛影響力。“三農”媒體要進一步發揚這樣的好傳統,繼續發揮好輿論引導的作用。

三、繼往開來,勇于創新,努力開創“三農”宣傳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用“五個事關”、“四個牢牢堅持”,“48字方針”,深刻闡述了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必須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基本工作遵循、隊伍建設要求。這是“三農”宣傳的工作方向和行動指南,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為“三農”改革發展推波助瀾。要突出做好“四個堅持”:

(一)堅持黨媒姓黨,守土有責。農村雜志社目前刊物種類較多,我們要深化一個認識,這就是不僅《農村工作通訊》這樣政策性強的刊物是黨媒,其他幾本刊物以及網站等新媒體也都是黨媒,必須姓黨。要始終堅定不移地同黨中央和部黨組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黨的喉舌性質和意識形態主陣地的屬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看齊,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二)堅持正確的導向,傳播正能量。要把導向意識深度融入到辦刊中來,貫穿采編工作的全過程、各個環節,把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更加自覺嚴明黨的宣傳紀律,把政治導向、內容導向作為第一標準,銘記“輿論導向金不換”的根本理念。“三農”期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為己任,忠實秉承服務“三農”的宗旨,緊扣“三農”熱點、亮點和難點,真正成為“三農”發展的思想庫、信息源和引領者。

(三)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創新是新聞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認真研究新時期社會心理變化和受眾需求,努力把握新形勢下農業宣傳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新的報道形式,采用新的報道手法,力求形式活潑、語言精彩、吸引人讀。要積極推動媒體融合,主動介入新媒體,完善運用體制機制,打通并用好“三農”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堅持內容為王,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在宣傳深度、廣度方面不斷挖掘,才能有效改進新聞宣傳工作,切實提高新聞宣傳水平。

(四)堅持改進作風,多出精品。講好“三農”故事,唱響“三農”聲音,打造“三農”精品期刊,關鍵在人。在隊伍建設上,不僅要讓大家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政治方向,還要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嚴起來、實起來。要始終注重提升能力素質,讓每位同志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的輿論工作者。要進一步深化“走轉改”,堅持“三貼近”,扎根于群眾、行走于基層,創造出有思想、有溫度和有品質的作品。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始終是我們農業媒體人的根本。要深入實際,汲取精華。只有接地氣,我們“三農”新聞工作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才能有不竭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