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通訊》是毛澤東同志1956年親自提議并題寫刊名創辦的,至今已走過60年風雨歷程。60年來,刊物堅持“為農村改革與發展服務、為廣大農村干部服務”的辦刊宗旨,大力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和農村改革創新經驗,為推動農村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農村工作通訊》傳承光榮歷史,再譜時代新篇。
第一,堅持胸懷全局,統籌謀劃“三農”宣傳工作。農業新聞宣傳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新聞宣傳工作者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貫徹五大發展新理念,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從“三農”工作大局出發,全面謀劃宣傳工作,履職盡責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
第二,堅持改革創新,提高“三農”宣傳工作水平。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讀者需求層次多樣,涉農媒體要不斷創新辦刊理念,創新方法機制,在刊物宣傳的形式和內容上突出特色、精準定位;要適應分眾化和差異化的趨勢,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大力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激發事業發展活力,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完善體制機制,打通并用好同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努力拓展農業新聞宣傳新渠道新陣地。
第三,堅持講好“三農”好故事,唱響“三農”好聲音。“三農”期刊是農業新聞宣傳的重要陣地,要更好地擔當起“三農”新聞宣傳“挑大梁”、“主力軍”的職責,以生動鮮活的故事傳播“三農”正能量,爭取全社會對“三農”工作的關注和支持;要強化“陣地意識”和“引領意識”,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鼓與呼;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歷史責任感,大力宣傳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億萬農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創造的新經驗,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講好“三農”好故事,唱響“三農”好聲音,為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撐。
第四,堅持提升自身能力,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三農”新聞輿論工作隊伍。農業新聞宣傳工作者要愛農、知農、護農,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對職業負責、對新聞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要加強道德修養,保持一身正氣,嚴守宣傳紀律,勤學苦練,切實提高業務能力,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為農民說話,為農業執言,不斷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帶著泥土芬芳的作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