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吉林敦化“糧改豆”農民有何顧慮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山區,獨特的冷涼氣候是高蛋白、高異黃酮大豆和小粒黃豆最佳種植區。近年來,受市場價格和比較效益影響,該市大豆種植面積出現較大起伏,特別是2013年以來大豆實施目標價格,與玉米托底收購形成較大種植收益差距,導致大豆種植面積下滑,2015年全市播種面積16.23萬公頃,玉米、大豆、水稻、小雜糧種植面積分別為8萬公頃、6萬公頃、0.5萬公頃、2萬公頃左右。

今年以來,敦化市列入“鐮刀彎”地區種植結構調整范圍,計劃調整46萬畝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占全省300萬畝調整計劃的15.3%,增加46萬畝大豆種植面積。敦化市委市政府著力在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和農機服務上下功夫。據調查,截至4月末,農戶計劃種植大豆面積達到135萬畝,約占耕地面積的56%,調增大豆目標預期能夠完成。

調研中,據基層干部群眾、家庭農場主、加工企業、普通農戶集中反映,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開展糧豆輪作仍面臨三大困難。

一是種植品種選擇難。對于農民而言,調整結構關鍵看種植效益。伯洋專業農場負責人宋玉文說,今年是最不好選擇種什么的一年。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的種植水平,每公頃玉米產量16000斤左右,如果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到0.6元/斤,仍可收入9600元,而每公頃大豆產量4000斤左右,只有將農戶銷售價格真正補到2.4元/斤,種植玉米和大豆的收益才能基本持平。現實中,雖然大豆目標價格確定為2.4元/斤,但存在兌現滯后和效果打折等問題。敦化市農業局副局長國長振說,2014年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每公頃810元,2015年6月才兌現,實際補貼才0.24元/斤;2015年的補貼至今尚未兌現。農民種地就圖實際效益,補貼資金落不到口袋,種地就心里不踏實。大石頭鎮興發專業農場負責人趙顯清反映,補貼效果實際到不了2.4元/斤,2014年底雖然有短暫幾天時間大豆市場銷售價能到2元/斤,但是隨著新豆上市,市場價格是一路下跌,豆農售價普遍在1.7~1.8元/斤,這樣就算補0.2元/斤,也離補貼的目標價格相差0.4元/斤,這使得不少農戶一方面對今年大豆補貼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心里沒有底,另一方面,還對國家給予玉米種植收入補貼存在期待,“糧改豆”仍處于觀望之中。

二是優質種源保障難。要想效益好,關鍵靠種子。近年來,隨著我國大豆產業不斷萎縮,大豆新品種研發推廣也面臨重重困難。從加工企業看,吉林豐正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國介紹,目前蛋白質含量40%以上的大豆新品種偏少,科研力量都集中在玉米品種研發上,僅敦化地區推廣的玉米品種就由5年前的20多個上升到100個;同期大豆品種由42個下降到20多個,嚴重制約了大豆產業鏈做大做強。現在美國等國家對東北豆粕需求意向旺盛,如果有高蛋白品種大豆種植生產,國外市場還能進一步開拓。從市場供應看,如果2016年敦化市大豆種植面積擴大到135萬畝,據測算需豆種5400噸,而本地種業僅能提供2000余噸。部分鄉鎮農資銷售中心反映,好的大豆種子已經脫銷。

三是市場銷售開拓難。調研中,不少大豆種植大戶對“糧改豆”后的銷售問題存在顧慮。他們認為,玉米銷售轉化途徑多,大豆相對難以儲存,過了夏季就易變質。目前,由于大豆市場價格較低,部分農戶去年收獲的大豆尚未銷售,大石頭鎮紅星村丁大波尚有10萬斤沒有售出,大橋鄉興發村于茂春家里也囤有12萬斤,不少鄉鎮大豆種植戶都有存貨。敦化市華力對外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志勇表示,由于國內消費潛力培育尚需時間,在國際訂單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如果農戶大量種植,可能會出現產品銷售難的風險。

針對以上“三難”,調查組認為,為持續深入推進敦化市農業結構調整和“糧改豆”工作,一要加大“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政策宣傳力度,盡快明確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力爭種地之前就兌現補貼資金,別讓老百姓“糧改豆”的熱情降下去;同時補貼力度要適度,使種大豆收入與種玉米收入相當,既通過政策引導合理輪作,又穩定優勢區域玉米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二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力爭盡快選育一批高蛋白優質多抗的突破性大豆品種,集成組裝高產高效生產技術。三要支持發展大豆加工產業,通過技術裝備升級、加工原料基地建設等措施,促進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協調發展。四要擴大國產非轉基因優勢大豆出口,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進口對國內大豆市場價格沖擊,支持建立優質大豆保護區,穩定國內大豆優勢產區生產。五要大力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在市場銷售、技術服務、農資供應等方面的作用,示范引領“糧改豆”試點有序開展。(赴吉林調查組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