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為來自西部吉祥之地—寧夏西吉縣的一名基層工作者,能參加這次座談會感到非常榮幸,首先向《農村工作通訊》創刊6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
西吉縣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總人口51.1萬人,是寧夏人口第一大縣。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區、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加強黨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始終把《農村工作通訊》的征訂與學習運用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舉措,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在指導縣域經濟發展上起到了思想庫的作用。通過學習掌握《農村工作通訊》傳遞的權威信息,解讀黨的農村方針政策等,我縣從中汲取豐富營養,把中央和區、市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同縣情緊密結合,制定了“4156”發展戰略,即圍繞建設“四個西吉”(開放、富裕、和諧、美麗)戰略目標,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基礎提升戰、產業升級戰、環境整治戰、項目大會戰“五大戰役”,深入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兩個帶頭人、民生改善、金融扶貧、社會治理、凝心聚力“六大工程”,從而成為凝聚全縣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行動綱領。
二是在深化農村改革和服務“三農”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通過《農村工作通訊》這一渠道,我們對全國各地的一些新情況、新經驗有了更多了解與掌握,全縣各級組織和干部群眾對貫徹中央精神、推動農村各項工作落實的方向更明了,辦法更多了。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中,涌現出了中國最美休閑鄉村龍王壩、高同度假村、葫蘆河畔回族人家、龍泉灣山莊等“金牌農家樂”,同時還涌現出了以現代循環農業為發展方向的寧夏向豐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等一批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目前,全縣龍頭企業19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達到了1172家、家庭農場48家、種養大戶138個。《農村工作通訊》已成為廣大基層干部群眾離不開的政策手冊、致富向導、科技寶典、生活益友。
三是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起到了領航標的作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通過《農村工作通訊》這一平臺,使我們深切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重要思想,使我們及時學習了解全國精準扶貧工作新機制、新途徑,正是在這本刊物砥礪下,我縣結合實際,建立了以部門組團、鄉鎮負責、項目捆綁、資金整合、整村推進“六項機制”,探索總結出“43210”特色產業扶貧模式(明晰“肉牛+馬鈴薯+X、黑山羊+馬鈴薯+X、珍珠雞+馬鈴薯+X、馬鈴薯+肉驢+X”四種路徑;做好“資源、市場、生態”三篇文章;強化“內生動力、外部助力”兩個保障;推廣“駐村幫扶、金融扶貧、能人引領、龍頭帶動、科技支撐、休閑旅游、托管種養、全贈半返、紅利反哺、勞務創收”10種精準扶貧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西吉實際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路子。
今后,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發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和“團結包容、奮進創新”的西吉精神,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己任,發揮好《農村工作通訊》這一橋梁和紐帶作用,使之成為農村工作者的好參謀、農民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好幫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