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畢菽娟 用愛書寫和諧篇章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徐 剛 陳 娜 字號:【

她是一名女性,卻贏得了一幫老少爺們的交口稱贊;她出生長大在縣城,卻大半輩子在和普通農民打交道;她是一位基層工作者,很多工作創新卻走在全國前列。20年間,調處了3500多件糾紛,她用愛心和專注幫助農民群眾解決了無數實際問題,在地方和諧穩定大局中寫下了鏗鏘一頁。她,就是遼寧省東港市農村土地承包仲裁辦公室主任、仲裁員畢菽娟。

用專心打牢業務功底

“市里接到有關土地承包糾紛的上訪基本上都轉給仲裁辦,不管多困難的糾紛,小畢每次都能處理好,她業務精通,法律政策運用得得心應手。”遼寧省東港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正卿如是說。

然而,20年前,畢菽娟對農村土地承包政策還一竅不通。剛從外單位調入仲裁辦的她,“每天看著當事人氣呼呼的來”,甚至還當庭拍桌子打起來,“感覺日子一天天過得很漫長。”每次見當事人都是“聽著委屈”,但不知道怎么解決。這樣幾次之后,畢菽娟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吃透法律政策。從那以后,畢菽娟就開始背法條,“就連上班的路上也在背,書都翻毛邊了”。她還先后報名了電大的法律專科班、本科班,并取得了畢業證。2004年,畢菽娟成為東港市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隨著業務知識的增強,她還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她參照法院,對仲裁庭開庭程序和文書寫作進行了規范,并找專業人員設計了仲裁庭庭徽和仲裁員制服。

“只有業務扎實了,調解起來才有底氣,老百姓才信任你。”畢菽娟表示。

在北井子鎮孫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譚忠深眼里,畢菽娟就是村里“解決問題的靠山”。2010年,孫屯村周元組新增人口多次上訪要求分地,經鎮里介紹到仲裁辦。村民對組里73.6畝機動地的處理有不同意見,老農戶主張按人口均分到戶,新增人口則要求分給他們。老百姓一來就是百八十人,在畢菽娟的辦公室吵個不停,提問也五花八門,但畢菽娟卻沒有亂了陣腳。她根據調查情況,針對每一位村民的提問,都一一說出相應法條,這樣幾次“群辯”以后,終于調解成功,避免了一次大規模群訪案件,而周元組的做法也成了周圍村解決類似糾紛的范例。

用愛心維護農民利益

當椅圈鎮尹坨村4組的王桂香被鎮里引導到畢菽娟這時,她已經到省里、北京上訪多次了,多年來一肚子苦水無處訴說。“出嫁女”王桂香離婚后戶口遷回村組,然而組里一直沒有給她承包地。“當時情形很激烈,組里200多名群眾集體簽字要求不能給她土地,王桂香激動下甚至說‘不給解決就跳樓’。”說起當時的場景,椅圈鎮副鎮長黃日國仍歷歷在目。了解情況后,畢菽娟約了鎮、村、組三級干部和農民代表一起座談,最終做通了村里的工作,補給了王桂香5畝多承包地和二次分配款。

畢菽娟說:“農民是最弱勢的群體,處在最底層,遇到困難很無助,仲裁這個平臺就是幫助有困難的普通群眾。”椅圈鎮的一戶農民上訪多年。家里的2個媳婦在結婚時沒趕上分地,又添了3個小孩,7口人只有2口人的地,村里又確實沒有資源。但畢菽娟不死心,多方調查后,去了其中一個媳婦的娘家從機動地里要出6分地,加上一個絕戶的3分地,硬是湊了一畝地出來。黃日國說,“換別的領導,可能看沒地就不管了,而畢大姐卻沒有。”

用誠心換得干群信任

回憶起2004年的一起案件,畢菽娟一度哽咽。長山鎮新民村趙吉昌承包蝦場230多畝,然而10年的合同還沒到期,村民卻以租金便宜為由要求退地,后來鬧到仲裁辦,提起仲裁。畢菽娟主持開庭,“當天呼呼啦啦來了好幾十位村民旁聽”,旁聽的村民違規想插嘴,畢菽娟制止。村民不了解法律程序,事后還找她質問,甚至有六七個人因此到縣政府、縣人大、縣政法委告畢菽娟偏袒村委會。

不僅村民不理解,“當時領導也不理解我,認為這件事太麻煩,不該管,應推給法院”。說到當時的情景,畢菽娟仍印象深刻,“我一宿一宿睡不著覺”。后來,她找到當地銀行貸款給蝦場承包人,把承包金提前付給村民才得以解決。這么大聲勢的案子,被畢菽娟用不到2個月時間就解決了,領導從此對她另眼看待,帶頭鬧事的袁老漢也特意向她賠禮道歉。

“你用真心為老百姓解決問題,早晚有一天他們能感受到你的好意。”畢菽娟說。

新城區單家井居委會六組村民對畢菽娟的感激也緣于土地糾紛。1998年該組實行二輪承包時,村組把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視為“外來戶”,只給每人分配0.7畝土地,而老農戶每人有1.26畝土地。2010年,部分承包地被征用,村里計劃不分給“外來戶”,引發了上訪。畢菽娟接到仲裁申請后,反復調查核實,提出了這部分人員應當界定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獲得與其他成員同等待遇的處理意見。意見送達后,老農戶強烈不滿,甚至曾找媒體施壓。經過畢菽娟的多次苦口婆心勸解,村民之間的尖銳矛盾終于得到了化解。

權慧芳介紹說,剛開始來仲裁辦工作的時候特別不適應,門被踹、窗戶被砸是經常事,有一次她新買的杯子也被摔了。“很多時候,當事人都帶著火氣來,不管你說什么話勸解,一張嘴就是不行,氣得人夠嗆。”然而,一直讓權慧芳佩服的是,“我們說不通的當事人,畢主任都能說通,每次當事人從主任屋里出來都特別客氣。”

“撥動心弦得共鳴,真情化得堅冰融。”畢菽娟用她的愛心、細心和耐心,讓一雙雙瞪紅的眼睛不再仇視,讓一個個遭受苦難的普通家庭得到援助,為社會增添了一份和諧、一絲暖意。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