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湖北省扶貧辦等部門了解到,湖北省在對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取消住院起付線等基礎上,試點將不在醫療扶貧保障范疇的常見慢性病納入健康扶貧。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農村貧困人口的一個主因,也是農村貧困地區扶貧脫貧的一個難點。把健康扶貧精準到病 ,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據調查了解,廣大農村高血壓、高血脂、腦中風、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慢性病患病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患者是貧困患者。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這讓貧困人口雪上加霜。本來就沒有錢,又罹患慢性病,需要經常光顧醫院,平常診療、吃藥在醫院門診花費比較大,而門診新農合報銷費用相當少,客觀上使得貧困患者不敢到醫院看病、吃藥,導致慢性病病情加重,更加無力去干活掙錢。
如何更好地實施精準扶貧,讓患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貧困患者不擔心去看病、在門診看得起病,圍繞“精準”下實功,在“精”上出實招,在“準”上求實效,是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課題。
為了讓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貧困患者享受更多的健康紅利,湖北將常見慢性病納入健康扶貧,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險”模式,對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取消住院起付線,確保住院報銷比例90%以上,年度個人自付費用不超過5000元。這無疑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又一道保障線,給他們帶來了“福音”。這是積極探索精準健康扶貧的“破題”之舉,是一條健康扶貧的精準之路,值得期待。
筆者認為,各級政府都應把慢性病患者作為健康扶貧對象建檔立卡,通過傾斜醫保政策、健康扶貧醫療補充保險、動員社會力量救助等措施,對慢性病患者兜底保障。打造最短慢性病診療保健服務圈,讓慢性病門診覆蓋每一個鄉鎮衛生院,最大幅度提高慢性病患者醫療費用補償比例、報銷封頂線,降低自付比例,讓非住院慢性病患者享受額外報銷醫藥費待遇,從而更好地惠澤慢性病患者。
另外,各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要把患慢性病的患者作為一個單獨群體管起來,依據病情采取針對性的健康管理,為其免費或優惠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從而拔掉慢性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病根”。
(江蘇省東臺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