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向社會公開。專家稱,這標志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根據《方案》,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同時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而關于“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方案》進一步明確,堅持全民公益性,堅持全民共享,著眼于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開展自然環境教育,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為國民福利的游憩機會。
一直以來,我國部分自然風景區都一定程度地存在過度商業開發的現象,自然資源未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護,同時,門票價格超出民眾實際消費水平,加重民眾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成本。部分自然風景區之所以會出現過度商業開發的現象,說到底是因為公益性缺失,片面追求商業利益所致。實際上,自然資源必須獲得應有的保護,自然資源為全民所有,自然風景區天然具有公益屬性。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對《方案》解讀時說,“國家公園強調全民公益性,主要體現在共有、共建和共享上”,在有效保護前提下,為公眾提供科普、教育和游憩的機會。同時,根據《方案》,國家公園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各項收入上繳財政,各項支出由財政統籌安排,并負責統一接受企業、非政府組織、個人等社會捐贈資金。這樣也就有利于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保障國家公園的公益性。
人們期待隨著國家公園逐步回歸公益性,正如清華大學教授楊銳建議的,國家公園以國民福利為原則,實行低費用門票制度。同時,隨著國家公園數量的逐步增加,自然風景區在更大程度上發揮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民眾能夠更多地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享受到低成本到自然風景區休憩的國民福利,真正讓國家公園與更多的自然風景區實現全民共有、共建和共享。
(江西省南昌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