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下鄉的背景下,一些企業進入農村促進了農村發展,也有一些企業進入農村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代價的,在力量不對等的情況下,如果對企業沒有約束,那么就會給農民和農村的發展帶來風險。風險之一是圈占土地。因為農業的收益較低,也因為我們沒有適當的農業用地價格評估機制,農業用地的流轉價格往往很低。風險之二是環境污染。由于城市和東部比較發達的地區執行了越來越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一些企業便將污染行業轉移到農村地區。風險之三是風險轉嫁。投資農業的風險比較高,一些企業便將風險轉嫁給農民,降低土地流轉費是轉嫁的一種方式,此外還有許多其他轉嫁方式。風險之四則是改變土地的用途。資本下鄉帶有兩面性,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資本必須像權力一樣被關進籠子。首先要改變農民的弱勢地位。其次,資本下鄉的同時還要推動知識下鄉,使農民對資本下鄉的影響以及農民可能的選擇有更明白的認識,從而使農民可以進行更好的選擇。第三,嚴格執行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在內的各項政策,對企業的行為進行更直接的監督。(來源:中國鄉村發現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