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棉價格政策的改革,現在的焦點是稻谷和小麥。理清了稻谷和小麥改革的思路,玉米、大豆和棉花問題,就可以一并解決。改革的目標有三個:第一,解決市場平衡問題。第二,確保糧食安全問題。第三,解決好農民收入問題。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三句話: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解決眼前的供求平衡;讓政府發揮更好作用,保障未來的供求平衡;用脫鉤補貼方式,照顧農民收入。在具體操作層面,有一些細節問題。第一,補貼是否分產品?不應該分產品。要把所有的產品,包括棉花、大豆、玉米等的補貼,均納入統一考慮,實行統一的土地面積補貼。第二,補貼多少?這是完全可控的,可根據財力情況,靈活決定。第三,補貼給誰?應該補貼給有承包權的農戶。在市場機制下,補貼給農戶與補貼給種糧大戶或企業,效果是一樣的;因為,補貼給不同的人,地租會自動調整。第四,補貼之后,出現撂荒怎么辦?應照樣補貼。大量撂荒,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真的有撂荒,也不可怕,而應該歡迎。因為,只有當市場價格太低時,也就是產品出現過剩時,才有可能出現撂荒。(來源:《農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