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打好農業農村“人才牌”培育鄉村振興生力軍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沈立宏 字號:【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新時代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隨著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等一系列農業農村人才項目的實施,農村成為越來越多80后、90后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的熱土,他們積極投身于“三農”戰線,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生產和流通,實現增收致富,一代新農民不斷成長,給蓬勃發展的農村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前不久,在江蘇蘇州召開的首屆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強調,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推進農村創業創新,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要大力營造農村創業創新良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農業發展農村建設,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注入新動能。要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農民隊伍,推動創業。要鼓勵探索,重視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抓隊伍 人才規模不斷壯大

  2013年,中共中央組織部、農業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農村實用人才達到1800萬人。農村實用人才素質全面提高,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大幅增加,復合型人才大量涌現,為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

  農業部不斷推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在全國選取有價值觀、有精神內涵的先進典型村莊,建設了一批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初步建成了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網絡。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培訓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負責人及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等共9萬余名,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帶頭人。

  自2012年,中國農學會啟動實施了“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資助項目,打造農業農村人才品牌,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農業、關注農村、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農業部門積極推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為我國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了解,2008年底,全國共有農村實用人才820萬人,按照農業部最新調查數據,2016年末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已接近1900萬,提前完成了2020年規劃目標任務。

  促合作 搭建交流平臺

  記者從中國農學會了解到,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項目是在農業部和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農學會組織實施的資助項目;是農業部和先正達聯合制定的《先正達農業科教與農村發展基金》的子項目之一,也是農業部正在實施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的有益補充;是農業部門主導、跨國企業參與、社團組織推進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的有益嘗試,開創了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的模式,探索了面向生產一線、自主性選擇資金使用的人才項目管理模式。

  首期項目從2012-2014年分兩次評選產生40名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涵蓋了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大學生村官和返鄉創業者,在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經營模式創新、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了突出示范帶動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一輪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項目計劃從2016-2018年分兩次資助40名農村實用人才,繼續對有杰出貢獻、示范帶動能力強的杰出農村實用人才進行資助,通過典型案例宣傳和示范帶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動全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高素質的現代農業經營者隊伍。

  地租收入、勞務收入

  讓更多農戶分享發展紅利

  家住河南省潢川縣付店鎮駱店村的張新生,20歲開始在海南三亞南繁農業科技種植基地從事糧食、瓜果、蔬菜種植技術工作,經過10多年的學習,掌握了農業科技種植技術和管理本領,實踐經驗豐富,是干事創業的新農民。

  掌握現代種植本領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后,張新生于2010年初返鄉創業,帶領村民成立了“潢川縣金塔紅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規模種植面積2000余畝,主要以瓜果、蔬菜種植為主。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化模式,2016年合作社產業達500余萬元,先后幫助40戶146人脫貧致富,發揮了合作社脫貧致富“孵化器”作用,被評為2016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現年52歲的村支書聞傳峰,在合作社從事農業生產管理工作,他把自家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除了每畝可以獲得500元/年的收益外,每天還能有100多元的勞務收入,談起現在的情況,他笑著說:“現在的收入多了,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跟著合作社干有奔頭。”

  “未來,我們要把‘金塔紅’瓜果、蔬菜打造成豫東南反季節種植示范園,帶動周邊農戶實現脫貧致富。2017年合作社計劃新增帶動貧困戶60戶。”張新生介紹說。

  發展特色產業

  培育致富帶頭人

  80后周文2011年大學畢業后,返回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雙橋鎮洋湖村成為當地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創辦了湖南文妹子現代農業科技生態園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集烏骨雞品種培育、全國連鎖養殖、食療產品開發、休閑農業于一體的綜合型農業企業。通過采用“公司+連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公司與廣大養殖戶結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創辦的祁東縣綠滋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吸引了當地117戶養殖戶入社,在全國5個省市發展連鎖養殖基地28家,帶動全國近500余戶養殖戶發展烏骨雞產業,2016-2017年公司為省內外各類烏骨雞產業創業提供各類專業服務1000多人次,園區自身實現產值近3500萬元,帶動烏骨雞產業創業者實現產值4500余萬元,帶動就業600余人,帶動增收3000萬元以上,被鄉親們譽為“創富女神”。

  周文帶領公司啟動了“文妹子烏骨雞百村科技扶貧攻堅計劃”,采取“公司+生態養殖基地+科技創業致富帶頭人+養殖戶”的模式,計劃用3年時間,向100個貧困村無償贈送10萬只烏骨雞苗,發展5~6個烏骨雞生態養殖基地,每個基地培育2~3個科技創業致富帶頭人,每個科技創業致富帶頭人輔導20戶養殖戶,帶動650戶貧困養殖戶發展烏骨雞產業。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建設全國首個集‘公司+基地+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烏骨雞食療產品產業鏈,將文妹子烏骨雞打造成集生態養殖、健康飲食、扶貧開發、大學生創業示范于一體的湖南省的特色產業。”周文說。

  “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項目給我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希望農業部門繼續在技術培訓、科技推廣、生產經營和創業方面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扶持力度,同時在土地流轉、技術支持、項目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帶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周文也提了一些建議。

  當前,中國各類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已達到700萬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總量已達到290萬家,農業部門到2020年將培育1000萬人次農村雙創人才。未來,農村將成為一片掘金熱土。

  人才的培養永無止境,培育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農村實用人才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重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就是重視農業的未來,投資農村實用人才就是投資農業的未來。隨著全國杰出實用人才資助項目的深入實施,必將激勵大批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的農村實用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示范作用。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