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固安縣新興產業示范區東齊村村委會打算將5畝村集體土地出租給一家公司作經營用地。村黨支部紀檢委員齊正芳和“駐村紀檢督察員”訚利偉現場實地查看,并查閱土地法律法規后認為村委會提議存在問題,在村“兩委”班子會上提出反對意見,保護了村莊集體耕地。
固安縣在村街推行“兩員一會”監督機制,旨在遏制基層“微腐敗”。“兩員一會”監督機制,“兩員”指村黨支部設立紀檢委員,鄉鎮選任“駐村紀檢督察員”,“一會”是指通過“駐村紀檢督察員”來成立村民監督委員會。通過“兩員一會”監督機制,讓紀檢機關的觸角伸及基層。
不僅是在固安縣,在不少農村地區,存在鄉鎮監督遠、村級監督軟、群眾監督難等問題,導致村干部的“微小權力”無限擴張。要想實現村民自治的善治與良政,就有必要加強上級部門的監管,尤其是要加強來自紀檢部門的監管與監督。紀委監督一直是基層治理、基層監督的一個重要短板,沒有紀委的監督與約束,致使一些村干部變成了“土皇帝”。
固安推行“兩員一會”監督機制,通過駐村紀檢督察員、黨組織紀檢委員和村監會來對“微小權力”實行監督,就彌補了紀檢機關基層監督的這塊重要短板,村干部昔日不受約束的權力,也才真正遇到“對手”。而通過紀委的強有力監督,基層的權力運行將變得公開透明,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的空間將極大地壓縮。
“兩員一會”監督機制,打通的是基層監督的“最難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讓紀委監督力量下到基層、扎根基層。基層不牢,地動山搖,基層“微腐敗”、“村霸當道”,都直接影響基層治理的效果。對于老百姓來說,老虎不可怕,蒼蠅最惡心,基層“微腐敗”往往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權益,一些貪腐的村干部“雁過拔毛”,他們口中的肥肉多是本來救濟基層困難民眾的惠民資金。遏制基層“微腐敗”,加強對基層權力的監督,讓基層權力的運行變得公開透明,才能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才能掃除這些損害百姓權益的“寄生蟲”“蒼蠅”。(湖南安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