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賜予的多樣性,是中國轉向生態文明的重要資本。中國應根植鄉土社會多樣性的后發優勢,緊握生態文明戰略機遇,豐富綠色發展模式。產業文明走到今天,已步履維艱。基于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人們對“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雙重期待,對于正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中國來說,完全可以相生相融于“美麗中國”的建設之中,而不必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中國的鄉土社會作為維護多樣化的主要依據,終將為生態文明崛起貢獻出巨大能量。向來被視為落后的鄉土社會,在時代呼喚生態文明的今天,依托豐富的生態多樣,反而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應創新生產方式,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依托鄉土社會生態多樣性,打造“兩型”農業,融合其他業態,走出中國自己的綠色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