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在傳承中創新 在實干中前進 在發展中為民——訪十九大代表、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蔣釗 字號:【

  記 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對華西村而言這是怎樣的五年?

  吳協恩: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對華西村而言,是在全體干群的努力下不斷改革創新的五年,是不斷再上臺階的五年,也是不斷用心為民的五年。我覺得用幾個數據就能說明這五年來華西村取得的成績:全村可用資金比上一個五年增加11.29%,上繳稅費增加37.01%,服務業利潤貢獻率提升至65%,村民人均年收入從8萬元提升到9.05萬元。

  記 者:您剛剛談到了“改革創新”“再上臺階”“用心為民”這幾個關鍵詞,請您具體介紹一下背后的故事。

  吳協恩:“改革創新”是華西村始終堅持的發展理念。2003年我擔任書記后,發現當時長三角地區已經出現用工荒,污染也在加劇,環境容量已成問題,土地成本也在大幅提高,我意識到,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產業轉型。我提出了一個符合華西的“穩快活”思路:傳統產業要穩、把握機遇要快、經營策略要活,要把品牌變成錢、把資源變成錢、把知識變成錢。于是,我們先后關停了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業,僅2013-2016年,為實現環保達標在冶金上的技改投入達到11.6億。

  為了實現轉型提升,我用三句老話總結:田螺殼里做道場,長江后浪推前浪,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具體的做法就是更加強調對老產業的做優做強、更加突出對新產業的開拓開放、更加舍得對年輕人的培訓培養。五年來,華西村通過引進新的設備、研發新的產品、發明新的專利,使老產業擁有了新絕活。目前為止,華西已擁有65個有效專利,在同行中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十八大之后,華西村的產業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比如,在華西村山北,我們建立了高品質稻米種植基地,選派7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大學生農民種植1000畝生態有機大米。他們通過采取休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以及不用化肥只用有機肥(每畝1噸)等措施,改良了土壤,華西的這7名大學生,被香港《超訊》雜志稱為“七君子”。君子是什么?我認為,君子代表了誠信,有了誠信才有好的品牌。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華西加強了“兩手抓”:一手抓人才隊伍,一手抓黨建引領。過去來了華西村就是華西人,現在服務華西村就是華西人。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結合,華西的企業建到哪里,黨支部(黨小組)就建到哪里;企業的經營范圍擴展到哪里,黨建活動就延伸到哪里。十八大以來的五年,華西新增黨員近300人,現在村黨委下設43個黨支部,共有2271名黨員,是1957年成立黨組織時的190倍。不僅使駐外黨員不脫檔、不掉隊,而且通過創新的舉措,使黨建工作有特色、出經驗。我們每月5號雷打不動召開經濟分析例會,主要抓發展;每月6號召開村民大會,主要抓為民。在華西,半個小時內就可以召集全體村民開大會。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華西黨員是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干部是經得起考驗、得到群眾認可的。

  記 者:五年來,華西村的成績可圈可點、令人振奮,華西村成績的背后既有決策者的深謀遠慮,又有華西人的戮力同心。請您談一談華西村不斷發展的動力是什么?

  吳協恩:首先,華西的改革與國家的步調是統一的。改革,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百姓的期待。在我看來,華西的改革與國家的改革是同步的,遇到的問題也是相似的,無非是大與小而已。關于改革,習近平總書記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五年來,我們盡“利民”之責,使村民有了更多“幸福感”,使職工有了更多“榮譽感”,使發展有了更多“成就感”。

  吳仁寶老書記的精神是華西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激勵華西村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的精神動力,是華西打造“百年企業、百年村莊”最堅實的后盾。老書記是華西人最好的學習榜樣,他一生用專注打造了一個華西村,用堅守造福了一方百姓,用淡泊教導了一個大家庭。他生前曾說“要留下一些精神給下一代”,他走后我總結了這樣三條:他是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他是一個能夠留下思想的人,他是一個把幸福留給別人的人。我提出,要把老書記的思想、精神、境界,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下去。我們通過召開紀念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引導黨員干部向他學習。

  在華西,村有村規、民有民約、廠有廠紀。這些規章制度從來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是“刻在心上,懸在頭上”。我們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不聽群眾話。5年來,我們不僅充分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先后修改了《村規民約》、完善了村民休假、明確了退休制度、規范了廉政建設,而且通過一系列舉措,使民主集中的決策機制更科學、使無記名投票的考核機制更合理、使多數人監督少數人的監督機制更到位。民主測評,就像是一次有“辣”味的監督,讓干部更有責任心、進取心和事業心;對員工,則激發了他們的大局意識、履職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記 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圍繞“三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論述、新舉措,首次提到了“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十九大代表,也是一位“資深村書記”,您對報告有什么體會?您能否結合華西村的發展談一談怎樣理解“鄉村振興戰略”?

  吳協恩:現場聽習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感受就是接地氣。報告通篇說了我們老百姓最想聽到的話、最想知道的事、最想了解的中國的未來。集中到一點就是,跟著黨中央,我們農民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黨和國家會一天比一天強大。華西干群總結了“兩句話”:總書記頂天,村書記立地。

  “鄉村振興戰略”中,無論是“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還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不論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還是“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些好政策,都給了我們基層干部充分的信心、極大的鼓舞。

  總書記的報告中最讓人激動和感動的地方,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幅中國鄉村未來的美好藍圖,這是最讓9億農民安心、放心、開心的事。一是安心,因為黨的“三農政策”不斷完善,進一步強農、惠農、富農,這也是農民們最關心的。二是放心,華西村能有今天,尤其是近五年來各方面工作又取得長足進步,靠的就是不斷改革、不斷創新。過去的鑰匙打不開現在的鎖,總書記在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發展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不斷與時俱進,這等于讓依靠改革創新而不斷前進的華西,發展的齒輪又添了油。三是開心,今天的華西人,生活是幸福的,是美滿的,也是開心的。我們不僅實現了小康,還要向中康、大康邁進。但我們認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的農民都富了、全國的人民都富了,才是最開心的事。

  記 者:過去的五年,您談到了華西村的不容易、不平凡、不簡單,那么下一個五年,我們能期待一個怎樣的華西村?

  吳協恩:對于過去的成績,我們把政治榮譽轉化為了工作動力、把社會影響轉化為了自我鞭策、把崇高地位轉化為了為民擔當,現在我的壓力主要來自于明天的事情。對于今后五年,我的目標是達到“一、二、三、四、五”。

  所謂“一”,就是瞄準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既要內部建設好,又要加快“走出去”,爭取“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國外的利潤達到10個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的利潤貢獻率實現“三七開”。

  所謂“二”,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幫扶,到2020年再讓更多的人受益,為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所謂“三”,就是以“三改”促“三感”:用人改革讓干部更有使命感、制度改革讓社會更有公正感、股份改革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所謂“四”,就是圍繞“四個全面”,增強“四大意識”:一是進一步強化“利他就是利己,律己方能律企”的利他意識,繼續推進合作共贏;二是進一步強化“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開放要有方向”的辯證意識,繼續深化改革創新;三是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村,依法治企”的法制意識,繼續規范制度約束;四是進一步強化“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的民本意識,繼續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所謂“五”,就是結合“五大發展”,把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質,又不失農村特色,要讓老百姓享受到城市里的公共設施。“農村都市”最起碼具備這樣八條標準:發展更高質量、管理更具規范、生態更加宜居、文化更促繁榮、人才更大舞臺、社會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溫度、干群更講正氣!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