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9點,在安徽省石臺縣,全縣78個農家書屋和6個社區的當地群眾、圖書室管理員利用農家書屋的設備集中觀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式。
輝煌成就舉世矚目,美好藍圖催人奮進。安徽各地農家書屋組織農民、居民、留守兒童收看了十九大開幕式直播,大家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內容和精神,每到報告的精彩之處,書屋里都會響起掌聲。
安徽省農家書屋經過十年建設,已經超越閱讀場所的簡單含義,而是變成廣大農民了解黨和國家政策、學習先進科技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其中,滁州市作為農家書屋建設先進市,通過推動“兩創兩培”提升工程,有效地促進了農家書屋“建起來”“用起來”,進一步使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實現了農家書屋由“生存感”到“獲得感”的提升,推動了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強投入、樹典范
解決“開門難”
看上去利國利民的農家書屋項目,其運營難題卻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由于農民居住分散、管理員待遇低,再加上缺乏吸引農民讀者的有效手段,安徽滁州農家書屋曾一度面臨“開門難”的問題。為了破解困境,滁州市將農家書屋工程作為文化強市的重要抓手和滿足服務農民文化需求、推動農村文化繁榮發展的平臺,全面啟動了加強農家書屋建設、管理、維護與提升行動,推動了農家書屋持續、高效發展。
為了創新發展,滁州市于2015年制定了《滁州市“兩創兩培”農家書屋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即創建農家書屋示范縣,創建農家書屋示范點;培訓農家書屋管理員隊伍,培育農民閱讀活動品牌),成效顯著。據安徽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相關人員介紹,“兩創兩培”以“創培結合、提升能力、示范引領、增強活力”為原則,培育重點、打造亮點、以點帶面,確保了農家書屋提質增效。
加強組織領導,是滁州市做好農家書屋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2007年滁州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委宣傳部、組織部、文廣新局、市財政局等14個單位組成的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領導小組,各縣市區也成立了相對應的工作領導小組,推進工作。在此基礎上,強化績效考核。農家書屋作為民生工程考核的同時,從2015年起,滁州將農家書屋管理維護建設工作納入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壓實工作任務,確保工作有部署、有促進、有落實、有成效。
加大資金投入成為助書屋提質增效的有力舉措。2015年以來,滁州全市8個縣(市、區)全部將農家書屋管理員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以考核獎補形式提供管理工資,每年人均工資在1200元至4800元不等。兩年多來,累計投入437.16萬元。滁州市還單獨拿出50萬元用于農家書屋示范點扶持,通過“兩創兩培”的開展,已成功創建農家書屋示范縣(市)4個、示范點20個,增強了農家書屋的活力、吸引力。
創新網點布局護航書屋持續發展。2015年,由3個拆遷村整合成的滁州市蘇滁產業園大王社區農家書屋成為城鎮化進程中農家書屋整合提升的工作“樣本”。科學合理調整書屋布局,努力整合外出人口多、借閱率低,以及選址不合理的農家書屋向中心村集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能讓農家書屋真正發揮作用。滁州市堅持因地制宜和資源共享,在居住密集區、活動集中區、集貿市場、商店、校園周邊、文化大戶等設立農家書屋服務點、農民閱讀點,有助于優化農家書屋網點布局,擴大有效覆蓋面。經過努力,滁州已逐步建立以行政村書屋為核心、市縣級農家書屋示范點為引領、基層圖書館為補充、文化中心戶書屋和各類閱讀網點等為延伸的便民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共建設農家書屋服務點、農民閱讀點74個。
建隊伍、育人才
破題“管理散”
一個優秀的管理員成為書屋科學管理、迸發活力的主要因素。
天長市桑園村農家書屋的管理員朱承明經常向身邊的鄉鄰推薦一些介紹富硒農產品的書。今年初他種植的富硒米通過了國家有關權威機構的認證,成功申報了商標品牌,產品走進了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的超市,價格達到普通大米的六七倍。他的成功增強了鄉鄰的信任,作為管理員,他的凝聚力激發了書屋的活力。
建設一支優秀的書屋管理員隊伍,探索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成為滁州破題管理的好路徑。滁州市共建成1317個農家書屋,其中行政村農家書屋1076個,社區書屋241個,實現了村級全覆蓋。每個書屋均配有專、兼職管理員,所有農家書屋都做到“一卡、三牌、五上墻、六臺賬”,即一本借閱卡,農家書屋指示牌、開放告示牌和人員去向牌,管理員崗位職責、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借閱登記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安全應急預案五項制度上墻公布,借閱登記、出版物登記、讀者登記、讀書需求登記、活動管理和工作日志臺賬六冊記錄清楚明晰。
在人才培養方面,滁州市農家書屋以“愛崗位、強技能、保發展”為切入點,全方位對農家書屋進行管理員培訓,每年舉辦全市農家書屋管理員實訓班和技能大賽;各縣(市、區)采取多種形式共培訓農家書屋管理員2451人次,提升了管理員的責任意識、素質能力和服務水平。
定遠縣創新管理尤為突出,將農家書屋管理員納入行政村(社區)公益文化崗位,實行農家書屋管理員、文化協管員、文物保護員“三員合一”,一崗多用。全縣農家書屋統一管理,管理員統一培訓上崗,統一監督考核,工資待遇根據考核結果,每人每月300元至800元不等。
此外,滁州市十分注重加強農村閱讀輔導志愿者隊伍的培育引領。各縣市區探索建立了以大學生村官、村兩委成員、文化中心戶、退休教師為主體的農村閱讀輔導志愿者隊伍,據不完全統計,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農家書屋閱讀輔導志愿者隊伍135支,助力了農村文化建設。
辦活動、創品牌
扭轉“活力弱”
為了激發農家書屋活力,增強書屋對農民的吸引力,滁州市每年持續舉辦各類讀書活動,形成了一大批農民閱讀活動的品牌,全民閱讀活動競相開展,每年參與的農民近10萬。
以活動為引領,以“創培結合”為抓手,滁州拉高標桿,全面助書屋提質增效。充分整合農村公共文化資源,將農家書屋、數字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圖書閱覽室進行綜合利用,一體化打造閱讀品牌。目前,滁州全市有22%的農家書屋配有電腦、WiFi數字閱讀平臺等數字農家書屋閱讀設備。
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滁州市創造性地形成以創新推動、提質增效為重點的農家書屋運行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了農家書屋“惠民、便民、樂民、育民”的作用。在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滁州將繼續在農家書屋建設上謀新謀實,不斷增強書屋活力,增添書屋魅力,長久推動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