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龍游縣溪口鎮吳光琪立足山區“竹海”,從事鮮筍購銷生涯長達26年,一直致力于誠信為本、合作共贏之路,其銷售鮮筍足跡涉及浙、江、閩、滬、魯、京等多個省市,累計鮮筍(含干果板栗)銷售額達5億多元。
從質押信譽做起
吳光琪生于1963年,是土生土長的溪口鎮人,17歲高中畢業分配到當地供銷社上班。1987年,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轉型期間,他主動“下崗”,帶領一班伙伴外出去創業。
龍游縣政府早在1984-1985年就實施了“筍竹兩用林”建設。之后該縣的筍、竹資源快速擴張到45萬畝,并獲得“中國竹子之鄉”稱號。為此,筍、竹資源及其加工,則成了當地林農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是山區閉塞。20世紀80年代末溪口鎮收購鮮筍的老板很少,鮮筍市場基本上由當地10來家筍罐頭廠所控制。坐等上門是常態,“幾天一個價”“壓質壓價”“拒收”“打白條”等現象時有發生,鮮筍收入非常有限。
“靠山吃山”,吳光琪瞅準了當地鮮筍市場的“軟肋”,關閉了建在山區不太景氣的竹筷廠。1992年初,他和合作伙伴們返回老家,著手鮮筍生意。
吳光琪收購鮮筍時,首先出臺安民告示,亮出“優質優價”“每天一個價”“貨款無白條”及“不拒收、不短斤少兩”等承諾,項項吸引竹農。另外,由于他們本身資金也不充裕,除了零散竹農投售鮮筍可以貨款現付外,若是大批量鮮筍涌入,那就為難了。為此,吳光琪拿出他們在溪口一帶樹立多年的信譽作抵押。而且,他還調派精干的員工回老家或鄰村的各個出筍源頭收筍,多勞多得。到出筍源頭收筍,其優越性是筍罐頭廠所不能比擬的。此外,通過“優質優價”等承諾的兌現,竹農們很快就和吳光琪他們一條心了。如“只收購當日采挖的鮮筍”的新鮮度要求,竹農們也立即配合了。
對于鮮筍收購場地的落實,也是憑借吳光琪的信譽質押,由街路兩旁的店商老板或住戶,在天黑后讓出店門口、家門口,作為收購場地的。吳光琪的團隊不怕辛苦,重復著收購、加工、整理、發貨的一系列工作,還要在店商或住戶們起床之前,把場地收拾干凈。這種情況持續了四五年,他們才有了環境良好的新場地。
吳光琪的鮮筍收購隊伍曾有30支之多,足跡遍布龍游、遂昌、龍泉、衢江區、開化、金華等縣市區的產筍源頭,其收購量也是連續多年保持著200~250萬公斤的規模,其單日收購量曾高達15.5萬公斤。
在吳光琪的示范引領下,2002年,龍南山區首次出現了鮮筍價格不受筍廠“控制”的局面,價格大幅上揚,竹農們笑逐顏開。這里形成了省內最大的鮮筍集散地,從事鮮筍的販銷商發展到了七八十家。
創辦合作社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筍商們一致要求吳光琪主持拍板鮮筍收購的規定。早中期翌日鮮筍收購指導價的確定;出運“拼車”,“運費均攤、不得拒運”;鮮筍食品安全,“拒用保鮮劑”這“三大行規”的制定,使得當地經營環境一直良好。
2008年,筍商們一致推舉吳光琪牽頭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00個鮮筍經銷商及種竹大戶入社的“龍游竹海鮮筍專業合作社”掛牌并運作。由于社員投售鮮筍享有價略高、購買肥料有優惠的待遇,600多個竹農報名入社。
也就在合作社成立的當年,吳光琪還專門在“龍游竹海鮮筍合作社”門市部掛出了“不拒收、不賒賬、不短斤少兩”的“三大承諾”。這不僅起到了示范作用,還讓吳光琪多了一大批讓同行想搶也搶不走的“鐵桿”合作伙伴。為示鼓勵,2013年,龍游縣供銷社還注資參股其合作社。
吳光琪覺得竹農和筍商相輔相成。曾有竹農用豬糞種竹,種出了又粗又嫩的鮮筍,被吳光琪定為一級產品給予優價。對此,吳光琪意識到農民培訓的重要性。從2013年起,他的合作社每年都要舉辦3~5次的筍竹豐產技術培訓。所請的老師則是長期蹲點當地的亞林所博導顧教授及浙江農林大學的一名客座教授,培訓方式靈活、教學互動,每次參訓的學員多達50~100人,而且從不肯中途“溜號”。
銷售有方獲雙贏
1993年初,吳光琪開始向江蘇省常州市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軍。當年,他就賣掉鮮筍40多萬公斤。后來還采用鮮筍加冰保鮮等技術,將他的“小吳春筍”逐漸變成了當地市場響當當的招牌。
2006年,吳光琪成了國內進軍山東壽光農產品批發市場鮮筍的開拓者,一去就是3年。其銷售量從1萬公斤升至15萬公斤。后來,他又二進壽光農產品批發市場,用了5年時間,專門通過現場演示鮮筍菜肴的燒制技術,培養當地鮮筍食品的消費者。如今,他在山東的日銷量已從以往的每日1000公斤發展到2.5萬公斤。
在上海市場,吳光琪則進出了許多次。目前,其合作對象為一對夫妻。賣筍期間,這對夫妻每日可獲代銷提成費用1000~2000元,春筍銷售長達60多天,收入不菲。而寧波慈溪市場上,他與下家合作時間長達20年,卻至今仍未謀面。吳光琪生意之事,可謂不勝枚舉。
而擁有“龍游溪口”冬筍商標使用權,也凸顯了吳光琪的遠見。如今,每到春節前一兩個月,“龍游溪口”冬筍的日銷量都在1000盒以上,很多外地的消費者都會循著包裝盒的聯系方式購買其產品。
吳光琪的實干加成就,讓他和他的合作社贏得了諸多榮譽。其合作社是中華全國供銷社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百強農民專業合作社、連續4年被評為浙江省AAA級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其個人獲得過省百強農產品經紀人、市縣十佳農產品經銷大戶稱號,也是來自衢州市唯一的“省農合聯”農民理事。
(作者單位:浙江省龍游縣農業和農村辦公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