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特惠金融扶產業 駐村信貸引活水——湖北省農信聯社駐村工作隊成立專業合作社扶貧見成效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賢友 字號:【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鄉燈籠壩村是省農信聯社精準扶貧聯系點,該村2015年底仍有貧困戶257戶,貧困人口731人。2016年以來,省農信聯社根據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工作總體部署,聯系實際,在駐村成立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通過示范帶動,大力發展茶葉、香菇、養殖業,初步統計,2016年該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近1000元,結出了致富“金果果”。

  合作社成了農戶致富的“藥引子”

  香樹林組貧困戶劉明照打開自家的牛欄,一邊將10頭黃牛引向后山放養,一邊將100只土雞趕往自己的茶園里覓食。

  “合作社支持我購買的10頭黃牛長得很好,現在大一點的已有500多斤了,照這樣下去年底一頭牛賺個1500元輕輕松松。”劉明照黝黑的臉上綻放著笑容。

  他說:“我家4口人,兩個小孩在讀書,想出去打工又害怕照顧不了家里,過去也喂過豬、養過雞,不是生病,就是長大了賣不出,虧了不少本。省聯社工作隊駐村以后,動員我搞養殖,開始我不敢,后來工作隊成立了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讓我參加他們的農民技校學習種養技術,幫我提供發展資金、疾病防治、產品銷售等服務,解決我的后顧之憂。還無償送了我100只雞苗,現在已經長到3斤左右了,憑這兩個新增項目,一年賺個2萬塊錢有把握。目前,正在考慮擴大養殖規模。”

  該村由于山高坡陡,缺乏水利設施,不適合種植小麥及水稻等農作物,種植茶葉是主導產業,由于缺乏科技,不善管理,加之產業結構單一,2015年貧困戶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一直在貧困線上徘徊。2016年初,省聯社理事長劉志高在貧困戶家中走訪,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發展種養業,一沒技術,害怕搞不好;二沒銷路,害怕賣不出;三沒資金,害怕干不了。如何解決缺技術、缺資金、缺致富領頭人這些問題,劉志高要求駐村工作隊,成立“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工作隊員全程參與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業務經營,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省聯社無償注入100萬元作為發展基金,吸收除政策兜底以外的165戶一般貧困戶入股,帶領農戶抱團發展;工作隊成立農民技校,工作隊員輪流講課,每月開展3次以上培訓,培養農戶勤勞致富的意識,提高脫貧致富技能;引導發展種植茶葉、香菇和養殖。發揮農商行系統優勢,通過農商行的信息平臺,農商行支持的龍頭企業,幫助合作社市場營銷,產品回購,“一條龍”服務,確保貧困戶增產增收,實現持久性脫貧。

  信貸服務站設在了村委會

  為解決貧困戶無資產抵押,無信用保障,爭取信貸資金發展生產困難問題,省聯社采取“駐村信貸服務站+特惠金融”模式,特事特辦。工作隊在駐村設立信貸服務站,直接受理農戶貸款申請,滿足農戶和企業發展產業資金需求。恩施農商行出臺了《恩施市芭蕉鄉燈籠壩村開展金融扶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實施特惠金融政策,放寬貸款條件。對有創業能力、有意愿發展生產的貧困戶,貸款人年齡在原來的基礎上放大5歲;對有積欠老貸款的貧困戶,暫無還貸能力的,只要不是惡意逃債,實行新老劃斷,可以發放新貸款;提升貸款額度,對于貧困戶申請的小額貸款由3萬元擴大到10萬元,能人大戶貸款擴大到20萬元,小微企業擴大到50萬元;優化工作流程,凡屬于駐村貧困戶申請貸款,全部交由駐村工作隊員受理和辦理,當地農商行不再重復調查、審查,審批手續按照扶貧專項貸款執行,資料收集由以前的13項減少到現在的8項。

  牌樓組貧困戶李紹銀,2007年因病住院花費了20多萬,欠下了近8萬元的債務。2016年初,他從外地購進一批食用油,急需8萬元流動資金周轉,跑了幾家金融機構都因治病時欠下的貸款未還清被拒絕。萬般無奈,他找到省農信聯社駐村工作隊,不到3天,就拿到了8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李紹銀激動地逢人便夸:農商行真是我們農民的銀行。

  同時,省聯社投資近30萬元在村黨員群眾服務大廳安裝了一臺“自助存取款一體機”,讓村民存款、取款、轉賬不出村,在全省首創。目前,受理該村農戶貸款申請81筆,申貸金額838.8萬元;已發放57筆,貸款金額563.5萬元。

  小小香菇變成了“金果果”

  金星坡組楊則菊正在家門口出售新鮮香菇,她樂呵呵地說:“以前出去打工沒有掙到錢,如今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扶持我種了5000袋香菇,并且和我簽訂了每斤3塊5的最低回購價合同,每袋可純賺2元。我利用自己這3間房子種植香菇,一年可以輕松賺個萬把塊錢,別小看這小小的香菇,個個都是‘金果果’。燈籠壩村像我這樣的種植戶已有了10戶,在合作社的幫扶帶領下,我們不再東奔西走去打工,而是在家里當老板了。”

  為了解決農戶“發展產業無門路,農副產品無銷路”的問題,省聯社工作隊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幫助農戶搭船過海發展產業。恩施州利川市廣匯再生資源公司是農商行重點支持的龍頭企業,農商行與該公司積極探索了“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幫助農戶開展食用菌種植,連續3年,帶動周邊26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年均增收在1萬元以上。

  2016年以來,省聯社領導多次帶領工作隊員走訪龍頭企業,為合作社和農戶對接龍頭企業搭建平臺,把利川市廣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帶領貧困戶致富的成功經驗復制到燈籠壩村。企業負責提供原材料,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產品回收,讓利于民。工作隊積極支持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率先新建8萬袋標準化香菇種植,為貧困戶示范帶路,目前已投產近3萬袋。合作社理事長肖紅軍引導我們走進大棚,一排排鋼架結構排列有序,架上的香菇爭先恐后地生長著。貧困戶劉正云說:“我這個歲數的女同志出去打工也沒有活干,省聯社工作隊安排我來合作社干活,一個月工資1800元,年底了還有績效工資。”肖理事長介紹,香菇加工廠是合作社牽頭貧困戶入股建設的,按照入股金額,年底可望實現分紅。同時還挑選了愿意種植香菇的10戶貧困戶作為試點,扶持種植香菇85000袋,確保種植戶每年增加純收入5000元左右。合作社還協調廣匯公司以一半的價格出售菌棒給農戶,為他們發展香菇種植提供賒銷擔保,剩余款項從香菇回購中扣除,降低了種植戶的生產成本。

  小微企業當上了“二傳手”

  茶葉是該村的主導產業,目前茶葉面積達到了8600畝,戶均2畝,是家家戶戶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來源,由于過去管理隨意,加工粗放,每畝收入在3000元徘徊。省聯社工作隊采取“合作社+小微企業+農戶”的模式,首先支持該村茶葉加工廠做大做強,然后捆綁帶動貧困戶脫貧,將小農經濟嵌入產業化鏈條。駐村工作隊把該村的幾十個小型茶葉加工廠進行梳理,挑選了15個有責任感的加工廠,發揮農商行行業優勢,重點支持,在信貸資金上充分滿足,產品銷售上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茶葉加工廠、農戶,簽訂三方協議,由合作社牽頭,一個茶葉加工廠帶動10戶貧困戶,科學種植,定向保護價回收農副產品,當年實現脫貧。

  燈籠壩村香茗茶廠總經理姚元平,通過與合作社聯手,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延長了茶葉產業鏈條。從省農信聯社駐村工作隊獲得了40萬元的信貸支持,隨即加工規模擴大了三分之一,利潤也跟著大幅提升。同時,根據三方協議,他還當上了脫貧致富的“二傳手”,負責帶領周邊10戶貧困戶實現共同致富。

  茶農劉明勝給我們算了一筆茶葉賬:“這茶葉吧,要想賣個好價錢,必須科學種植,控制農殘。我這一畝茶園一年下來,可以輕松采摘500公斤鮮葉,平均每公斤按8塊錢算,賣到4000元沒問題。以前,我的茶園打農藥、施化肥,茶葉沒人要,管理上基本是‘望天收’,一畝茶園收入2000元就很不錯了。加入合作社后,使用生態農藥,播撒有機化肥,加強冬季管理,及時采摘鮮葉,在茶場老板的帶動下,收入一下子翻了兩番。我的茶園每畝至少還能增加1000元收入。”老劉信心滿滿。目前,登龍扶貧專業合作社已對8個小微企業簽訂了協議,通過“二傳手”的傳幫帶,捆綁帶動80戶走出貧困戶行列。

  (作者單位:湖北省聯社駐村扶貧工作隊)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