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湖北潛江:小龍蝦帶動農民大增收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產業扶貧篇

  產業是精準扶貧的“發動機”。各地充分利用新型經營主體在行業、資金、技術等方面優勢,因地制宜引導他們通過多種渠道參與產業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帶動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比如潛江小龍蝦、瀾滄生態茶、正陽花生等產業,都是產業扶貧中服水土、接地氣的典型范例。

  作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湖北省潛江市通過推廣“蝦稻共作”帶動農民致富,小龍蝦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水稻成為名副其實的無公害農產品,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在關山萬畝“蝦稻共作”基地,關山村黨支部書記胡文斌介紹,該村共有1.29萬畝耕地,人口2080人。幾年前,關山村主要種植棉花。面對2009年棉花價格斷崖式下跌,村里決定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農業,先后探索種植蓮藕、藕帶、竹柳,發展畜禽養殖,但效益一般。2013年,潛江大力推廣“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村里決定通過流轉土地,集中1.1萬畝土地搞“蝦稻共作”,剩下的開展紅提種植,效益顯著提升。通過“六統一”,即由合作社統一培訓、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農民一年只需忙3個月,便可創造每畝至少4000余元的凈收益。

  貧困戶趙寶紅是眾多受益者之一。到她家門口時,調查組想象中的破房爛瓦沒有出現,堂屋里擺滿了整整齊齊一人多高的蝦籠。說到收入,趙寶紅喜不自禁:“我今年是第二年養小龍蝦,去年養了二三十畝,賺了十幾萬元;今年看效益好,承包了70畝。稻田養小龍蝦,每畝收入4000多元,再加上一季水稻收入,每畝穩賺5000元,也不欠外債了,一年就脫貧了!”

  在和村干部交談中,他們也有富起來后的煩惱:“村民們致了富,但養小龍蝦一年只需忙3個月,其余9個月沒事做,我們考慮在空檔期再栽點果樹、花卉、苗圃,把路修好,讓人們來觀光旅游,發展休閑農業,解決村民們閑時無事可做的問題。”

  關山村只是潛江市“稻蝦共作”的一個典型代表。在潛江還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兄弟通過“稻蝦共作”實現脫貧致富、走上小康。“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極具示范效應,關山村小龍蝦養殖一傳十、十傳百,不僅帶動了該村貧困戶脫貧,同時帶動了其他村養殖小龍蝦的熱情。隨著潛江養小龍蝦致富的農民越來越多,有效帶動了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調查組認為,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要實現農業跨越發展,一要因地制宜選好特色產業,二要依靠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三要凝心聚力打造產業鏈,四要提高基層干部和職業農民素養。

  (赴湖北調查組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