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合肥 田肥水美 稻漁雙豐收
時間: 來源: 作者: 字號:【

  隨著一年一度龍蝦節的啟動,安徽合肥正式進入了“龍蝦時間”:一只只通體紅透、殼肉飽滿的小龍蝦出現在合肥大街小巷的餐館里;香辣可口的滋味,輕松暢快的餐飲氛圍,引來大批食客。

  這些餐桌上的小龍蝦,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合肥市的稻田蝦。

  近年來,合肥市大力發展以稻田蝦為主體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突破10萬畝,并達到了穩糧、促漁、改善生態的多重效果,有力帶動了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農戶增收明顯。

  多點發力 提升種養水平

  天剛蒙蒙亮,位于廬江縣泥河鎮的放馬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就忙碌了起來,一只只新鮮龍蝦正被農戶們打撈上岸,裝箱稱重,碼入車中,發往各地。

  “咱的龍蝦不愁銷,今年4月以來,合作社總共銷售小龍蝦約200萬斤。今天預計能賣1.8萬斤,高峰期一天能賣3萬斤。”提起龍蝦火爆的銷售情況,合作社理事長吳保林滿臉喜色。

  合作社的周圍,環繞著一片片規劃整齊的水田,田中水草豐美,水面開闊,是小龍蝦生長的樂園。

  “基地主要是一稻一蝦,即一季水稻一季蝦,每年7月至11月是水稻生長期,7月中旬的時候就要把水放干,把龍蝦趕到田塊周圍挖好的水溝里,剩余的水面種植水稻。”吳保林說,合作社從2013年開始帶領當地農戶嘗試“蝦稻共育”生態高效種養關鍵技術,并形成了“龍蝦養殖-蝦糞作有機肥培肥地力-大田水稻生產-水稻秸稈腐熟促水生浮游生物生長-新一輪龍蝦養殖餌料”的生態農業循環鏈,目前基地規模已達1萬多畝。

  “規模擴大后,升級的不僅僅是技術。加入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農戶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吳保林說。

  據介紹,目前合肥市已形成了長豐造甲、廬江泥河、巢湖烔煬三個稻田養蝦萬畝示范區,示范區內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按照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銷售、統一品牌的“五統一”模式,稻漁綜合種養組織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示范引領的同時,離不開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稻漁綜合種養專項產業扶持資金1500余萬元。”合肥市畜牧水產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合肥市統籌使用省級漁業發展專項資金、漁業油價補貼釋放資金和市級現代漁業獎補資金等用于扶持發展規模以上稻漁綜合種養示范點,各縣(市)也出臺了稻漁綜合種養專項發展資金,其中長豐縣杜集鄉出臺的《支持稻田龍蝦養殖發展的實施細則》,開創了全省鄉級扶持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獎補政策的先例。細則規定:“對新建連片規模達50畝以上的稻田龍蝦綜合種養基地給予一次性獎補5萬元;達100畝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補7萬元。”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拉動了社會資金的投入,促進了全市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此同時,近年來合肥市還積極引導各類經營主體開展稻漁品牌創建,先后注冊了“下塘龍蝦”“漁知稻”“爬行名將”“過勁龍蝦”等近20個綜合種養特色商標,大大提高了稻漁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多方共贏 激活農業經濟

  在長豐縣下塘鎮萬崗村的一片水田中,當地村民葛德宏正在栽種水稻秧苗。水稻田里郁郁蔥蔥,形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看著剛剛栽下去的一片秧苗,葛德宏喜上眉梢。他承包了100多畝農田用于稻蝦綜合養殖,“每畝田可收水稻1200~1300斤,可捕龍蝦300~500斤,平均可增收約4000元,豐產又豐收。”

  長豐縣水產部門負責人介紹,全縣今年龍蝦養殖面積近5萬畝,其中稻田龍蝦綜合種養面積已突破4萬畝,預計產量可達1萬噸以上,僅稻田養殖龍蝦一項農民便可增加收入1.2億元。

  合肥市畜牧水產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據初步統計,合肥市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畝均稻子產量可達900~1000斤,套養龍蝦產量可達200~300斤,套養生態鱉產量可達100斤,套養魚類產量可達400斤,畝均效益達3000~4000元,是傳統種植業的3~4倍。

  “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大大減少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使得農業面源污染大幅減少,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稻米品質也得到提高。”廬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曹海說,通過建立稻-漁共生的生態循環系統,以養殖代謝物和生物肥料代替傳統化肥,大大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質循環再利用的效率,同時養殖的魚蝦又能有效地消除稻田害蟲幼卵和雜草,減少了病蟲草害的發生和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改善稻田生態環境。據統計,在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下,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減少90%和50%以上。同時,綜合種養模式也大大節約了農田使用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秧苗壯,水管好,一畝能收千斤稻;蝦稻田,共作好,蝦稻產量都很高……”在長豐縣下塘鎮,當地“龍蝦大王”、今年70歲的下塘鎮龍蝦養殖協會會長趙本文朗誦了一段稻田養蝦“口訣”。近年來,龍蝦養殖技術不斷提升,個頭大、品質好的龍蝦越來越多,加上在龍蝦餐飲行業、加工業的拉動作用下,市場需求十分旺盛,龍蝦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時,龍蝦養殖具有投資少、周期短、利潤大等明顯優勢,成了農民增收、農戶脫貧、助推農村產業轉型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合肥市下一步將持續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品“三品認證”,建立專業化種養、產業化運作、品牌化銷售的運行機制,著力打造區域性知名品牌;依托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全市技術推廣部門,加快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和集成創新;發揮示范區的標桿效應和帶頭作用,全面提高產業綜合生產力和經營管理效率;進一步豐富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安徽省合肥市農業委員會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