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正處于艱難的轉型階段,這不僅包括從粗放、透支到集約、永續的資源利用方式轉型,從“家家包地、戶戶種田”到經營權流轉、適度規模的經營方式轉型,而且包括從增產導向到競爭力導向的農業支持政策轉型。這次轉型范圍廣、觸動深,在推進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關系:一是快與慢的關系。農業支持政策的主要受體是廣大農戶,對政策調整的適應能力有限,這要求農業政策調整采取漸進式策略。二是主與輔的關系。提高農業競爭力,要把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作為主要任務,休閑觀光、生態涵養、文化傳承等是農業的輔助功能,既要看到發揮輔助功能的重要性,又不能以犧牲提供物質產品功能為代價。三是內與外的關系。摒棄各種農產品都要“自給”的傳統觀念,對由市場競爭決定的部分農產品自給率的下降要有足夠的容忍度。
(來源:《改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