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咖啡種植面積已達200萬畝,整個香料行業銷售收入高達數百億元,法國的香奈兒、嬌蘭、愛馬仕等許多世界香料品牌的原料主要來自我國,然而國內能被消費者普遍知曉的香料飲料品牌卻寥寥無幾。我們成立香料產業分會,就是要努力推動把以咖啡為代表的香料產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 9月1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在海南興隆香料產業發展論壇上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用香歷史的國度,如何將我國豐富的香料資源與先進的科研能力相融合,促使品牌建設由農業生產導向轉變為消費導向,形成有競爭力的國際品牌,是當前香料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朱保成回憶,2010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到中國熱科院香飲所視察,對熱科院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強調要將熱帶農業融入大農業格局之中,要持續推進熱帶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注重品牌建設,要把興隆咖啡做大,做成中國的“興隆咖啡”。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加強以咖啡為龍頭的香料飲料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國優農協會會同中國熱科院成立香料產業分會,就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 朱保成說。
品牌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記 者:品牌是影響力,是競爭力,是通行證。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品牌建設日益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來中國優農協會為推動農業品牌建設做了哪些工作?
朱保成:倉廩實則天下安。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黨中央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重要思想和論述,為中國的農業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并多次強調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證人們對產品質量的信心。“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為我國在新形勢下品牌強國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學路徑。今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也對加強品牌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
近年來,中國優農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圍繞農業部黨組中心工作,以“主攻流通,主打品牌”為主題,率先建議實施農業品牌戰略;開展最具影響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調查,構建國家農業品牌價值評價體系;創辦《優質農產品》期刊,在《農民日報》開辟“品牌農業周刊”,利用互聯網傳播農業品牌故事;先后設立17個專業分會,深入開展品牌培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當前,我國香料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和價值鏈重塑的時期,急需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等進行品牌建設。中國熱科院近年來不斷拓展創新領域,穩步提升科技創新與產業支撐能力,形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全院累計獲得部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55項、發明專利1141項,在香辛飲料、天然橡膠、甘蔗、熱帶油料等作物及種質資源、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加強品牌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將科研機構的創新力、農業企業的生產力、流通領域的營銷力聚合起來,最終形成市場品牌的競爭力,把創新成果變為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實現產業升級、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區域經濟發展、品牌國際化等五項目標。
推動我國由香料大國向香料強國邁進
記 者:今天,中國優農協會會同中國熱科院成立了香料產業分會,具體到我國香料產業,應該如何踐行農業品牌戰略?
朱保成:香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是無處不在,它被廣泛地應用到食品、日化、煙草、醫藥等行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用兩句話概括,“美味佳肴離不了,美容保健都需要”。隨著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拉動了社會對食品、化妝品、香煙、醫療等快速消費品的增長,也相應地帶動了香料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近些年來,我國香料產業的發展并不是很均衡。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科研強產業弱。中國熱科院有香料飲料研究所、熱帶品種資源研究所、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實力強勁的專業研究機構,所從事的研究涵蓋香料的栽培、生理、生物技術、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治、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但另一方面,我國雖然有香料生產企業近600家,但其中90%以上是小型企業,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10多家。有強大的科研力量,卻沒有與之匹配的龍頭企業,這是第一個不均衡。
二是香料消費增速快但品牌成長慢。2001年我國香料行業銷售收入還只有約87億元,2011年已達470億元,增長了4.42倍。最近幾年,香料行業的增長勢頭依然迅猛,總體產業規模也越來越大,但香料行業的品牌成長卻相對滯后。
這一強一弱、一快一慢兩個不均衡,制約了香料行業的發展,阻礙了我國由香料大國向香料強國邁進的步伐。所以,我們需要橋梁和紐帶,來連接科研機構和企業,讓科研力轉化為生產力;我們需要一個平臺,來扶持和宣傳一批強勢企業,將消費規模轉化為品牌優勢。
我們成立香料產業分會,正是要起到以上兩個方面的作用,為國內香料產業科研院所、高校、種植及加工生產企業搭建協同創新的合作平臺,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管理水平,發揮產業資源優勢,提高香料品牌效益和競爭力。這也是香料行業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有效途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