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蘇軾在900多年前寫下的詩句,描述的正是那枚小小的月餅。眼下正值中秋節,也是月餅的最佳銷售時段,一年一度的“月餅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從目前情況看,參戰各方正各顯神勇,在創新、包裝、宣傳方面尋找突破口。尤其在創新上,今年月餅市場最奪眼球的不是什么天價月餅,而是各式創新產品。從奇葩餡料到養生月餅,再到私房月餅,讓消費者直感嘆“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道該選哪一款月餅為好。與之伴隨的則是,月餅的安全性成了許多人擔心的問題。
月餅市場出現的問題近年來并不鮮見,“問題月餅”品種數量之多,令人震驚。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利益,埋沒良心、踐踏道德底線,或是大量添加防腐劑,或是將變質發霉的“問題月餅”投入市場,魚目混珠,令人生畏。從媒體記者調查情況看,今年市場上的月餅依舊問題多多:鮑魚月餅含量不足、果味月餅普遍不含水果、“養生月餅”違規添加藥物、“港澳月餅”實為內地造、私房月餅多為三無產品。這些貼著各種各樣標簽的月餅,往往給人以綠色、安全、高大上的感覺,有的還打著情懷的旗號,散發著傳統的氣息,頗具欺騙性。如此,“舌尖上的安全”怎能保證?
2015年12月,新的月餅國家標準開始實施。新標準對餡料含量作出詳細規定,還對生產儲運過程中的食品衛生保障提出明確要求,比如理化指標變更、新增召回制度等。這個標準雖然并非強制性標準,但其對推動企業標準生產、加大創新力度、規范市場秩序等明顯是有利的。不管月餅貼上什么標簽,消費者要的只是月餅足夠安全。
蘇軾還有兩句詩——“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意思是說,默默品嘗著月餅的滋味,想起遠方的家人朋友,淚水打濕了衣襟。吃月餅只是我們時下過中秋的一種形式,放下一切瑣事與家人團圓,才是更重要的情感表達。正本清源,安全健康的月餅才不辜負團圓本意,月餅應回歸到健康安全的正路上來。
(河南省內鄉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