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陜甘寧蒙四省七縣交界地帶。多年來,鹽池縣堅持走產業扶貧之路,把鹽池灘羊作為第一扶貧產業,有效保障了貧困戶穩定增收,發展壯大了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共贏,為紅色革命老區產業精準脫貧開辟了一條有效路徑。
立足比較優勢
科學謀劃產業
鹽池縣發展灘羊產業具有明顯優勢,其氣候獨特,冬長夏短,春遲秋早,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境內鹽湖環繞,天然弱堿水,可均衡肉質營養;鹽池草原上生長著175種牧草,其中有115種可飼中藥材;灘羊毛天然卷曲,肉質細嫩、無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勻、含脂率低;灘羊一年一胎,一胎一只,灘羊肉產量僅為內蒙古羊肉產量百分之一、供不應求。這些獨特優勢孕育了“鹽池灘羊”這一名貴稀缺的地方綿羊品種。
鹽池縣把發展灘羊產業作為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換屆換人目標在,一張藍圖繪到底。按照“一特三高”(特色產業、高品質、高端市場、高效益)、“六次產業”融合發展思路,出政策、定措施、夯基礎、打品牌、建鏈條、拓市場,精細化養殖、高品質生產、高端化消費、高效益運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灘羊產業實現了由自給自足的粗放傳統產業向集約養殖、加工增值、品牌增效的現代畜牧業的轉型升級,為全縣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統計,“十二五”以來,鹽池縣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園區320個,其中10萬只以上養殖園區5個,發展300只以上規模養殖戶2860戶;全縣優質牧草留床面積78萬畝,年均種植蘇丹草等一年生優質牧草10萬畝,秸稈加工利用率達到90%以上。2016年全縣灘羊飼養量達到305萬只,較“十一五”末增長50%,產業產值達到7億元,撐起全縣農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全縣74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228戶34046人中三分之二依靠灘羊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強化品牌建設
擴大市場優勢
鹽池縣把品牌建設作為灘羊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品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2000年鹽池灘羊被農業部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品種,2008年“鹽池灘羊”被認定為“寧夏著名商標”,2010年國家商標總局正式授予“鹽池灘羊”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鹽池灘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通過“鹽池灘羊”商標品牌戰略的實施,共培育出寧鑫、裕豐昌等企業商標品牌32個。
鹽池縣采取“政府搭臺、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的辦法,先后在杭州、深圳、天津等大城市舉辦“鹽池灘羊”品牌宣傳推介活動,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攻克,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爭取,通過播放專題片、舉辦灘羊肉品鑒宴會、現場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廣泛宣傳推介鹽池灘羊,讓大都市更加了解鹽池、了解灘羊、了解灘羊肉美食文化。
近年來,鹽池縣灘羊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26個大中城市,灘羊肉初始價格由2015年的每公斤3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公斤50元。在全國開設銷售點153家,打入大型連鎖超市120家、餐飲企業176家。制定從品種選育、繁育生產、屠宰加工、產品儲運、烹飪調制到餐桌全程操作技術標準27項,為灘羊戴電子耳標,從品牌許可使用、產品來源、流通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保障了鹽池灘羊肉的純正品質和質量安全。目前,鹽池灘羊肉憑借獨特的品質倍受消費者青睞,逐漸成為羊肉市場中的高檔貨。
聚集多方資源
扶持關鍵環節
鹽池縣將灘羊產業扶持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爭取國家、自治區特色產業發展扶持資金,按照政府主導、協會運作、企業參與、業務部門監管的要求,多環節、全方位推進灘羊產業轉型升級。
近5年來,鹽池縣先后投入各類扶持資金3.5億元,從灘羊保種選育、基礎母羊擴量、養殖棚圈建設、飼草料基地建設,飼草加工調制設施配套等基礎工作抓起,從“鹽池灘羊”品牌保護宣傳、高端市場拓展、全產業鏈追溯暨標準化體系建設、物流冷鏈配送等關鍵環節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加工、銷售企業、專銷區商戶與養殖戶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形成“養、加、銷”產業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連接機制。
為了創建“產、學、研、推”相結合的技術研發、引進、示范機制,鹽池縣與自治區農科院、西農大、寧大等科研教學單位建立合作研發機制,在灘羊品種選育、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鹽池灘羊高端產品研發、標準化生產技術等方面開展實驗研究和技術集成示范,扶持養殖戶繁育基礎母羊核心群,支持灘羊選育場培育種公羊,構建了開放式灘羊選育體系,全縣灘羊基礎母羊穩定在100萬只左右,每年培育和發放種公羊2000只左右。
2016年,鹽池縣組建鹽池灘羊產業發展集團公司,建立縣、鄉、村三級灘羊協會,實行“縣統鄉、鄉統村、村統組、組統戶”統一出口的灘羊養殖營銷模式,對產業鏈關鍵環節實行“六統一”(統一購銷價格、市場開拓、品牌宣傳、營銷策略、生產標準和飼草料使用),既保證了企業有穩定優質的原料來源,又實現了灘羊肉優質優價不愁銷路。
推進金融創新
支撐產業發展
近年來,鹽池縣在完善“評級授信”等成功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嚴格按照“五萬元以下、三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建立風險補償金”等六個政策要點,走出了一條“依托金融創新帶動產業發展、依靠產業發展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余額達5.8億元,貧困戶貸款的90%以上用于灘羊產業發展。2015年6月份,全國部分省區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培訓班在鹽池縣召開,金融扶貧“鹽池模式”向全國推廣。2016年初,國務院對鹽池縣金融扶貧工作給予表揚,并享受“免督查”和六項激勵措施。創新財政扶持方式,由政府牽頭,吸納企業參與,建立了“鹽池灘羊產業發展基金”,撬動金融貸款10億元以上,支持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灘羊產業。
在落實國家農業保險政策的基礎上,鹽池縣引入保險競爭機制,創新保險種類,新增貧困戶灘羊肉價格保險,將保險與產業發展、市場需求有效融合,2016年籌資2217萬元,在寧夏率先開發了灘羊基礎母羊養殖保險、灘羊肉價格指數保險等12個險種,全年共理賠2024萬元。
強化利益聯結
確保聯農帶貧
鹽池縣充分發揮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創新灘羊產業精準扶貧模式,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形成可持續扶貧脫貧的機制。
整村推進模式。鹽池縣立足灘羊產業優勢,以全縣74個貧困村為重點,整村發展灘羊產業,實現聯農帶農。花馬池鎮李記溝村養殖園區按照分戶經營、統一管理、統購統銷的模式,帶動貧困戶戶均飼養灘羊基礎母羊30~40只,戶均建設養殖棚圈60平方米,縣畜牧中心統一提供精準飼喂、疫病防控等技術服務,實現兩年產三茬羔羊,貧困戶年灘羊收入7000元以上。
訂單帶動模式。通過“龍頭企業+貧困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方式,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保護價訂單收購合同,積極吸納貧困群眾參與灘羊產業化經營。鹽池縣鑫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與200多戶貧困戶簽訂養殖協議,以高于市場價格10%的價格回收。2016年企業訂單收購灘羊3萬只,戶均收益1.2萬元。
企農共贏模式。企業為貧困戶提供融資擔保和技術服務,貧困戶按照企業養殖技術要求開展灘羊養殖,企農合作,共同發展,形成利益共同體。鹽池縣余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資金互助中心,向貧困戶提供承貸承還服務,企業向銀行貸款,貧困戶以三戶聯保形式向企業借款5~10萬元發展灘羊養殖,利息執行企業貸款利率,貧困戶養殖灘羊由企業負責回購;累計貸款資金近1億元,既解決了近650戶貧困戶融資難的問題,也解決了企業缺乏穩定灘羊原料的問題,實現企農雙贏。
入股分紅模式。激活農村各類資源要素潛能,扶貧資金折股量化注入龍頭企業、合作社支持發展灘羊產業,所得收益按股份給貧困戶分紅,多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鹽池縣爭取資金500萬元,入股灘羊產加銷龍頭企業,每年按5%的利潤收取紅利,返還貧困戶,使貧困戶從企業加工銷售中獲得二次收入。在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的帶動下,貧困群眾來自灘羊產業的收入達到50%以上,灘羊產業真正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成為貧困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目前,鹽池灘羊肉憑借獨特的品質倍受消費者青睞,逐漸成為羊肉市場中的高檔貨,灘羊產業已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領頭羊。“十二五”時期,鹽池縣累計減少貧困群眾4.2萬人;目前貧困人口發生率由2011年的48.5%下降到2016年的8.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669元增加到2016年的8533元,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雙贏。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