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 岳西茭白 大別山腹地長出致富菜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岳西茭白,清脆可口、營養豐富、綠色安全,得益于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它產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縣,當地氣候溫涼、泉水資源豐富。岳西茭白的錯季節上市,有效填補了市場“伏缺”與“秋淡”,經濟效益顯著。2016年,當地1.65萬戶貧困戶通過種植茭白,戶均增收 5800元。全縣90%以上茭白種植戶住進了被稱為“茭白樓”的新樓房,茭農銀行存款達5.1億元,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當地流傳著“脫貧程度看樓房、人均收入看銀行、幸福指數看臉龐”的順口溜。茭白成了當地農民發家的致富菜。

  獨辟蹊徑

  選定茭白脫貧路

  岳西縣耕地面積22.9萬畝,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耕地占60%以上。高山區夏季氣候溫涼,不適宜水稻生長,易發生“青封災”,種糧往往是“種一坡、收一鍋”,當地農民經常食不果腹。“時值九月冷異常,紅薯野菜當細糧”是當時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窮則思變。在多次嘗試失敗之后,2001年,余畈村村民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利用茭白在高溫條件下不孕茭的特性,開始在水稻田里試種茭白,當年畝產值即達到1500多元,效益比種糧強好幾倍,種茭白的農戶一下子有了錢、買了糧、出了名。政府和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幾年后,整個余畈村的水稻田都被改種成了茭白,并不斷向全縣發展。到 2016年,全縣24個鄉鎮中有17個鄉鎮、88個行政村發展茭白產業,種植面積達5.7萬畝,產值2.3億元。

  石關鄉張家村村民李銀巧說:“過去為家里的四畝水田吃盡了苦頭,種水稻經常收成不好,如今在政府的帶領下種植了茭白,每畝收益將近5000塊錢,4畝茭白就賺了兩萬塊錢到兜里了。”

  “十二五”期間,岳西縣已有4.3萬人通過發展茭白產業實現脫貧。

  咬定目標

  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個產業,沒有10年左右的堅持,是打造不出來的。2001年以來,岳西歷屆縣委、縣政府認準茭白產業不放松,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保持了產業發展的連續性。岳西縣先后將茭白列入扶貧攻堅六大工程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從組織、政策、資金上予以保障和扶持,并將茭白產業發展列入鄉鎮經濟責任目標考核內容,引導鄉鎮加快發展。縣財政每年安排250萬元財政扶持資金,對茭白產業的“基地建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技術培訓、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對特困戶、貧困戶、一般戶新發展茭白每畝分別補助400元、200元、100元。“十二五”以來,安排各類扶持資金達2500萬元,有效地保障了茭白產業的穩定發展。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懈努力,岳西茭白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規模化、專業化、產銷一體化的特色正在形成,成了岳西縣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岳西縣先后榮獲“全國最大的高山無公害茭白基地縣”“中國綠色果菜之鄉”“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等稱號。一批專業鄉鎮、專業村應運而生,一個個貧困戶脫貧致富。岳西縣主簿鎮是全國首批“一村一品”(茭白)示范鎮,全鎮8000畝水田全部種上了茭白。如今,豐收季節的岳西茭白田,青翠欲滴,滿眼皆綠,已經成為當地產業與環境協同發展、助推精準脫貧的亮麗風景線。

  依托科技

  提質增效強產業

  為了有效保持高山茭白的優良品質,克服品種退化問題,岳西縣堅持抓好新品種引進和提純復壯技術推廣工作,5年來共引進茭白新品種15個,建立優質種苗繁育基地1300畝,引導農戶年年選種留種,使得優良品種的特性得以保持,保障了產業健康發展。大力推廣茭白標準化生產,制定了《高山茭白》《高山茭白生產技術規程》2個省級地方標準,成功創建國家級高山茭白標準園2個,省級高山茭白標準園1個,全縣標準化生產基地達4.2萬畝,其中貧困戶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1.6萬畝。

  同時,岳西縣長期與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武漢市水生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開展茭白“產、學、研、推”合作,建立了1個科技服務“雙百行動”基地、2個產學研基地、2個遠程教學點和1個專家大院。在專家的指導下,全縣茭白栽培水平不斷提升。由安徽省岳西縣高山果菜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高山反季節茭白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先后獲安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高山茭白專用型系列新品種選育及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安徽省科技成果鑒定。

  通過優良品種應用、標準化生產、產學研聯合,岳西縣茭白從最初每畝產量1100公斤、產值1500元,分別提升到每畝產量1400公斤、產值4000多元。石關鄉張家村儲德權種植的茭白效益尤為可觀,從2007年到現在,畝均產值高達7500元,高出平均水平80%以上,成為遠近聞名的種茭大戶。

  舞動龍頭

  引領群眾快致富

  岳西茭白產業的快速發展,合作社發揮了關鍵作用。近年來,岳西縣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制定了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獎補政策,引導茭農以鄉、以村或打破村域界限建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同時,對茭白經營主體,在項目、信貸、資金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目前全縣已有各類茭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5家,其中龍頭企業5家、合作社25家、家庭農場22家。2016年,各類主體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幫助貧困戶銷售產品1.1億元。這些經營主體是產業發展的推動者,也是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力軍。岳西縣積極開展“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計劃,通過“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基地”模式,采取統一提供生產資料、統一供應種苗、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品牌包裝、統一收購銷售的“五統一”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茭白產業,引導貧困戶利用發展資金和土地入股,獲得分紅,實現增收。

  岳西縣原生態果菜專業合作社是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該社始終把“帶動貧困戶發展,共享發展成果”作為自己的責任,將貧困戶造冊建檔管理,因“癥”制定脫貧措施,確定幫扶責任人、脫貧期限。幫扶的貧困戶享有6項合作社提供的優惠政策,即墊付生產資料、免費提供種苗、定時技術指導、優先解決用工、盈利100%返還、發展資金和土地入股分紅。5年來,共向貧困戶免費提供種苗150萬株,支付貧困戶工資126萬元,返還盈利75萬元,分給貧困戶入股紅利24萬元,共帶動62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同時合作社黨小組和理事會成員每人結對幫扶1~2戶,每年給貧困戶解決一定數量的生物肥料,發放結對救助金15000元。近兩年來,合作社還在河圖鎮金楊村帶動貧困戶種植茭白218畝,戶均年增收5760 元。

  安徽少威農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采取“免費提供種苗與技術+保護價收購”模式,與貧困戶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帶動了一大批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年該公司幫扶的石關村方灣組李奕啟、鳳形組汪愛枝、龍潭村汪石金等貧困戶戶均茭白收入達2.5萬元。同時從6月份到11月份,每天安排15個貧困勞動力到公司務工,共發放勞務工資21.6萬元。

  拓展市場

  凝心聚力創名牌

  岳西縣突出打好“生態牌、安全牌、知名牌”三張牌。生態方面,倡導綠色生態種養模式。引導農民在茭白田套養甲魚、泥鰍、黃鱔、鴨子等,通過它們和諧共生,生產出來的甲魚等產品接近野生,品質優異,口味純正,消費者爭相購買,不但增加了效益,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保護了生態環境。安全方面,從投入品控制入手嚴把產地準出關。岳西縣印發了《關于做好岳西茭白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編制了《岳西縣無公害蔬菜生產農藥使用技術規范》和《岳西縣無公害蔬菜生產肥料使用技術規范》,指導茭農科學、合理、安全用藥、用肥。通過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實現了產品質量的可追溯。對于違規使用農藥,在送抽檢中發現農殘超標的,在品牌使用、資金扶持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將其納入“黑榜”監管。十多年來,岳西縣生產的茭白產品從未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品牌方面,堅持打造與宣傳并重。岳西茭白注冊了“大別山”牌產品商標,并于2011年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縣茭白基地實現了無公害認證全覆蓋。岳西縣還不斷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堅持每年在武漢、合肥、上海等大中城市舉辦高山茭白產品推介會,央視《焦點訪談》《新聞聯播》《農廣天地》等欄目和鳳凰衛視先后聚焦岳西,全方位報道茭白產業發展和助推精準扶貧的經驗和做法,極大地提高了岳西茭白的知名度。

  如今的岳西,一幢幢“茭白樓”掩映在青山綠水旁,在茭白產業帶動下,鄉村旅游業、生態養殖業和高山花卉等特色產業正在悄然形成,岳西特色產業扶貧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目前,岳西茭白已進入合肥、武漢、南京、南昌、杭州、蘇州、無錫等地蔬菜市場,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2016年,岳西茭白成功走出國門,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成了國內外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岳西縣虎形茭白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華友說:“在南昌、武漢等市場,只要我們的茭白一到,馬上搶購一空,不愁銷路,多虧了我們有一個響亮的品牌。”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供稿)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