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進“供銷社村委會農民合作社”三位一體大合作——河北省曲周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踐與啟示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羅凌 李世洪 楊和平 封雨婷 字號:【

河北省供銷總社在組織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合作金融體系、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得到國務院有關領導、中央深改辦的肯定,總社入選2016中國改革十大案例名單。曲周縣是全國第二批34個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承擔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課題。現有17個基層社,20家縣直公司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系統干部職工2800多人。近年來,曲周縣在供銷合作體系建設、社屬企業改制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實踐,實現了農業服務規模化、農產品流通現代化、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化。2016年11月底,貴州省為深化新形勢下新一輪貴州省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貴州省委政研室成立調研組,赴河北省曲周縣開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調研。

做法與成效

打造供銷合作新體系。曲周縣在供銷合作社體系建設中,構建了“縣、鄉、村”三級供銷合作體系。一是整合村級“合作社”。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網絡服務優勢,以特色產業為紐帶,依靠村“兩委”的組織協調作用,按照“供銷社+村委會+農民合作社”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形成農村各類經營主體與農民合作社、供銷社互助合作的利益聯結機制。縣聯社和鄉鎮綜合社共主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312家,覆蓋全縣91%的行政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安寨供銷社立足當地蔬菜產業優勢,與安寨村村委會攜手合作,牽頭領辦了耕興蔬菜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170畝建起蔬菜大棚58個,年生產各類蔬菜300多萬斤,增加了農民、村集體收入。二是成立鄉鎮“綜合社”。以基層供銷社領辦的農民合作社為基礎,聯合區域內其他農民合作社,整合鄉鎮相關涉農服務等資源,把基層社打造成集經營性、公益性、政策性于一體的服務平臺,在全縣10個鄉鎮,分別組建了綜合性的鄉鎮供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構筑了新型供銷合作的中堅力量。依托城關供銷社成立曲周鎮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幫助金滿園育苗專業社融資3000萬元,建成現代化育苗溫室78棟、8萬平方米,建設連棟溫室1.5萬平方米。年育苗1億株,年產值5000萬元,利潤1600萬元,為農戶提供工作機會10000人次,農民戶均增收5000元。三是建強縣級“聯合社”。以縣供銷聯社為依托,以鄉鎮供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和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為成員,組建跨產業、跨區域的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統籌推進供銷合作組織體系和流通體系、服務體系建設。累計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項目3個,申請財政補助資金196萬元;向成員供應優質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1.5萬噸,讓利120萬元;幫助推銷農產品3.5萬噸,助農增收600多萬元。

開辟生產合作新模式。曲周縣供銷社結合當前農業發展形勢,積極探索生產合作新途徑,大力推行農村土地托管、土地流轉、土地訂單三種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土地托管“多元化”。依托基層社、社屬企業,組建為農服務中心,大力推廣土地托管服務,面向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10大類12項土地托管服務內容,既可“保姆式”全托,也可“菜單式”半托,目前全縣開展土地托管服務2萬余畝,覆蓋農戶4000多戶。大河道鎮供銷社為農服務中心,先后投資1460多萬元,購置小麥收割機、玉米收割機、播種機等大型農機具100余臺,確保了托管服務的順利開展。二是土地流轉“規模化”。搭建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積極引導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基礎條件。依托社屬企業富倉公司,牽頭領辦晨星家庭農場,采取“公司+專業社+農戶”模式開展土地流轉,推廣集約高效農業。河南疃鎮石韓村是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的村,流轉土地1400畝,涉及農民400多戶,畝均增收260多元。三是土地訂單“合同化”。依托社屬企業河北政麟食品公司,與農戶簽訂“土地訂單合同”,公司向農戶提供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聘請專家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并對農戶產品進行定向收購,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公司與農戶共簽訂土地訂單5000多畝,為農增收125萬余元。

搭建供銷合作新平臺。曲周縣供銷社圍繞當前商貿流通新趨勢,改進經營理念,著力從三個方面抓好供銷合作平臺建設。一是著力打造供銷服務網絡建設。建成鄉鎮綜合服務中心10個、村級綜合服務社150個、供銷社超市21個。依托縣農資公司,構建農資流通網絡,發展農資連鎖店、農資服務站、經銷點等銷售網點275個,覆蓋全縣80%以上行政村。以城關供銷社、鹽業公司為龍頭,構建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在各鄉鎮和80%的行政村建立連鎖超市、便民店、加盟店等280個。二是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依托省社“八方聯采”“農交匯”“云供銷”3家電商平臺以及河北民贏電商服務中心,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132家,幫助本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企業、商鋪、專賣店、特色館、農戶實現購買農資、銷售產品的方便快捷,進一步拓寬了供銷合作社的經營渠道。相公莊智農服務中心電商服務站圍繞相公莊村特色優質產業,傾力打造蘋果、毛豆、豆腐等農產品上線,通過網上產品展示、線上線下交易,幫助銷售精品紅富士蘋果5000公斤。三是積極發展物流配送。依托河北政麟食品有限公司,構建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形成集“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研發生產的高端有機鮮食速凍蔬菜,暢銷周邊省市,并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累計出口速凍蔬菜5000余噸,全縣40%農產品外銷,帶動農戶3326戶,增加農民收入1.5億元。

創新金融服務新途徑。為拓寬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曲周縣依托供銷合作社,堅持“合作金融、普惠三農”原則,探索出符合農村實際的新型合作金融模式。一是促進供銷資金互助。按照社員制、封閉性運行原則,組建供銷資金互助社,解決了農戶和專業合作社的資金需求。供銷社設立供銷資金管理部,負責全縣供銷資金互助社社員股金的統一會計核算、調劑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目前,曲周鎮、大河道鄉資金互助社共吸收社員120戶,吸收股金180余萬元,開展資金互助業務120萬元。二是開展貸款融資擔保。成立河北省新合作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曲周辦事處,為農戶、合作社、企業實現有效貸款擔保400余萬元。三是拓展融資服務。由縣供銷社注資成立曲周縣博泰投資有限公司,為全縣12家涉農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融資金額達200余萬元。與金融部門合作,設立村鎮銀行、典當、信托等金融機構。四是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在縣委和縣政府的領導下,由農工委牽頭、供銷社具體實施,注冊成立曲周縣農村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出臺了《組建曲周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和農村產權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實施方案》,印發《關于農村產權抵押登記有關問題的意見》,為各類涉農產權提供掛牌交易、合同簽證、抵押貸款等市場化服務。

構建組織保障新機制。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曲周縣農村改革試驗區領導小組”,縣長擔任組長,主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供銷、發改、財政、國土、農牧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制定下發《曲周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確保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強化資金保障。縣政府將縣供銷社機關人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撥付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運營補貼20萬元,為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提供財力保障。三是強化管理保障。強化理事會和監事會職能,合理設置縣聯社機關科室。社屬企業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積極盤活社有資產,全面提升經營服務能力。成立供銷社資產管理中心,出臺供銷社資產運營管理辦法,確保社有資產管理科學規范、不出問題。

經驗與啟示

強化職能是基礎。供銷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需要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健全完善供銷合作體系,充分發揮供銷職能,是供銷社深化綜合改革的首要任務。曲周縣在供銷合作社改制中,通過健全組織構架、強化供銷職能、完善供銷體系建設,建成了縣聯社到鄉綜合社、村供銷服務站的供銷合作體系,形成了“縣聯社+基層社+農民合作社”三位一體的“三社”融合改革路徑。依靠村“兩委”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開展勞務合作、資金合作、土地合作的重要平臺。鄉鎮綜合社充分發揮供銷合作職能,以鄉鎮供銷專業合作聯合社為支撐,形成產業規模和差異化的品牌優勢,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縣聯社加強對基層社的業務指導和供銷體系建設,建立監管考核機制,主辦領辦的綜合性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適應了國際國內市場發展需要,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商品化凸顯。

創新服務是根本。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地為農服務體系建設,使供銷社成為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主要力量,是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關鍵。曲周縣供銷社在開展生產合作中,在土地托管、土地流轉、土地訂單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全力推進“菜單式”土地托管服務,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在土地托管服務中的多樣化需求。為滿足不同土地流轉主體的需要,搭建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以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流入主體,解決了“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推動了曲周縣以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機械化為特征的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在資金互助、融資擔保、融資服務等方面大膽創新,建立起多層次、廣覆蓋、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

良好經營是出路。如何盤活供銷合作社固有資產和人力資源,是供銷合作社改革成敗的關鍵。曲周縣在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中,不但沒有丟掉市場,沒有丟掉為農服務陣地,還實現了固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供銷社資本運營良好,經濟效益逐步提升,創造了1100多個就業崗位,讓2800多名職工有活干、有飯吃。縣聯社下屬企業河北政麟食品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專業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按照國際一流水平,構建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年銷售額93500萬元,利潤9000萬元,實現就業1800人,間接就業14000人。

有效監管是保障。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主陣地,固定資產、存量資產較多,在改革中,不僅要防止各類資產的流失,更要讓資產保值增值。曲周縣供銷社在社有資產管理中,成立了供銷社資產管理中心,出臺了資產運營管理辦法,將各類資產登記造冊,由資產管理中心審核后,報上級聯社和相關部門備案。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核實,定期了解企事業單位經營狀況,定期進行巡查審計,有效防止了社有資產流失和經營不善的問題,提高了供銷社的經營能力,確保社有企業健康發展。

(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赴河北調研組)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