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資產改革的目的是通過確權頒證以及股份化改革,對產權交易進行規范化管理,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支持農民創新創造,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確保農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真正讓農民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但這里也有一個困境,若讓農民投票來決定農村集體資產的歸屬,很可能農民會選擇分掉了事,這是不少地方實際出現過的。所以,要尊重農民群眾意愿,還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把集體經濟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堅持農民權利不受損,不能把農民的財產權利改虛了、改少了、改沒了,防止內部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嚴格依法辦事,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強化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農村擁有3.1億畝建設用地,這是一個龐大的數量,能不能給農民帶來財產性的收益,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打破目前城鄉資源阻礙,允許社會資本進入農村,讓農村巨大的沉睡資產蘇醒,給農民帶來真正的收益。(來源:中國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