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發展現代羊產業 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 楊振海 字號:【

  羊產業是草食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羊產業,對于滿足肉、皮、絨、毛的消費需求,優化畜牧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推進產業扶貧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市場拉動和政策驅動下,養羊業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但就總體而言,我國羊產業生產基礎比較薄弱,發展方式相對落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進口沖擊影響加劇,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和挑戰。特別是2015年以來,羊肉、活羊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養殖效益徘徊在較低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解決羊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要有新思路。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用市場的手段,用改革的辦法,不斷增加綠色優質羊產品供給;要立足提高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羊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羊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綿羊山羊飼養量、出欄量、羊肉產量最多的國家。2016年,我國羊出欄3.1億只,年末存欄3.0億只。羊肉產量由1980年的44.5萬噸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459.4萬噸,增加了414.9萬噸,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6.1%增加到2014年的29.6%。

  與此同時,羊肉在我國肉類產量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從1980年的3.7%提高到2016年的5.4%,羊產業的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約7%,羊業在畜牧業中的地位穩步上升。

  我國養羊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國雖然是肉羊生產大國,但還不是強國,主要表現為羊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現階段,我國羊產業發展面臨如下幾個突出問題:

  核心種源依賴進口,良種培育進展緩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自主培育的肉用專門化品種數量少、性能不高,核心種源依賴進口。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開展系統選育的時間短、基礎差。國外的優良品種大都經過了長期持續的、具有目標明確的育種過程。比如,南非自1800年開始對原產于好望角的山羊品種進行持續選育,培育出了有“肉用山羊之王”之稱的波爾山羊;原產于英國,體格大、生長快、肉質好的薩福克羊,于1859年育成,一直還在進行持續的選育和提高。目前,我國的良種繁育體系還不健全,選育效率較低,地方品種的優良特性沒有得到有效挖掘。肉羊品種繁育基礎性工作未能有效開展,良種特別是種公羊數量不足,生產性能還處于較低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肉羊屠宰胴體重低約10公斤。

  規模養殖比重低,生產方式仍然落后。目前肉羊仍以分散養殖為主,肉羊出欄1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為36.5%,與家禽、生豬等養殖業相比存在明顯差距。飼養規模在10只以下的養羊戶在農區占一半以上,嚴重影響著優秀種羊品種、動物營養等先進肉羊生產技術的推廣普及。肉羊生產標準化水平整體較低,養殖場設施條件簡陋,機械化生產程度低,標準化智能化養殖技術水平不高。飼養管理粗放,糞污處理、疫病防控等設施設備配套跟不上,導致疫病風險大、養殖效益低。牧區防災減災體系不健全,牲畜暖棚、飼草料儲備庫等配套率低,抗災能力較弱,還沒有完全走出“夏壯、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困境。

  內外價差較大,進口沖擊影響加深。目前,在養殖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上,我國羊產業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羊肉生產成本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且還面臨著生產成本“地板”抬升和價格“天花板”下移的雙向擠壓。據統計,2016年國內羊肉平均零售價格每公斤55.93元,而進口羊肉到岸價約17.7元,即使加上30%左右的綜合稅率,也遠低于國內零售價。當前,我國正與多個國家開展自貿區等談判,未來關稅水平將繼續呈降低趨勢。已達成自貿區協定的澳大利亞,羊肉進口關稅在10年內逐步歸零,將進一步刺激羊肉進口。受進口羊產品價格影響,今后一個時期國內羊肉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養殖效益整體偏低,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2016年肉羊出欄價格先降后升,但整體仍低于2012年以來平均水平。2016年標準體重(45公斤/只)出欄綿羊平均每只盈利155元,比2015年減少37.9元,降幅19.6%;標準體重(30公斤/只)山羊平均每只盈利276.0元,同比減少86.8元,降幅23.9%。據調查,近年來活羊收購價格跌幅較大,但羊肉市場終端價格并沒有降低。以錫林郭勒為例,從2013年收購活羊每只750~850元,下降到2014年每只450~550元,2015年每只350~450元,連續兩年下降,總降幅達47%~53%,每只活羊平均收購價格約400元。而同期羊肉零售市場價格小幅下降,從2013年的每斤32元,下降到2014年的每斤30元,再到2015年的每斤28元,降幅僅為12.5%。特別是餐飲店消費的羊肉價格幾乎沒有變化,涮肉每斤45~60元,手把肉每斤70~80元。這與活羊收購價大幅下跌形成了巨大反差。

  發展現代羊產業的思路和措施

  去年,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羊產業發展,要立足市場、資源、技術等產業基礎條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補齊產業短板,厚植競爭優勢,著力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堅持發揮市場的基礎調節作用,加快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堅持推動生產方式轉變,逐步提高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堅持以優勢區域為重點,促進農區牧區生產協調發展;堅持以培育綜合生產能力為主攻方向,不斷增加良種供應能力。《規劃》提出,力爭用五年努力,到2020年初步構建起現代羊產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

  指導性發展目標是:在保障供給能力方面,到2020年羊肉產量500萬噸,年均增長2.7%;在生產技術水平方面,肉羊平均胴體中提高2公斤達到17公斤,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60%;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提高8.5個百分點達到45%。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推進羊產業轉型升級,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調整優化區域布局,打造肉羊產業帶。推進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優化區域布局為前提。羊產業發展基礎在牧區,潛力在農區,希望在南方草山草地。牧區有37億畝可利用草原,擁有獨特的天然放牧條件,是羊生產的傳統區域,但草原生態壓力大,基礎脆弱。要堅持“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的基本方針,瞄準“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向,加強草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草原生產能力,引導牧民流轉整合草場、牲畜等生產要素,發展家庭農(牧)場,采用“輪牧+補飼”的養殖模式,提高生產效率,建設現代草原畜牧業。農區糧食和秸稈資源豐富,種養業結合發展基礎好,養殖技術普及程度高,發展規模養殖潛力很大,但養殖用地和資金制約比較大。農區要按照“以畜定草”的原則,優化調整農業結構,逐步建立糧經飼三元種植業結構,大力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發展模式。要落實用地政策,為發展規模養殖創造條件,推進飼料糧就地過腹轉化,加強飼草資源和秸稈利用技術開發,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促進羊生產上規模、上水平、增效益。南方草山草地自然資源和水熱條件豐富,萬畝以上連片天然草山草地3345塊,總面積9531萬畝,種草養畜大有可為,但草地資源利用還不充分,羊良種繁育滯后,規模化比重低。要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加快天然草山草坡改良,大力開展牧草和羊良種繁育,推廣草田輪作、飼草青貯、舍飼育肥等技術模式,努力打造南方新的肉羊產業帶,為保供給、促增收做出新貢獻。

  第二,完善良種繁育體系,提高種群供種能力和個體生產性能。畜禽種業科技貢獻率占40%,全面提升我國肉羊產業的整體水平,核心是做好做強種業。全面實施肉羊遺傳改良計劃,遴選國家核心育種場,建立系統的生產性能測定和遺傳評估體系,規范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工作,督促育種企業提高場內測定的質量,提高國產優秀種公羊數量和質量。增強育種自主創新能力,扎實開展本品種選育,培育繁殖性能高、生長發育快的專門化肉羊新品種。加強地方品種資源保護,挖掘資源優良特性,開發地方資源特色產品。支持和鼓勵以企業為主導,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成立聯合育種組織,支持建設區域性聯合育種站,搭建遺傳交流的平臺。組織實施畜禽種業提升工程項目,加大對種羊場建設支持力度,解決優秀種羊不足的問題,提高良種供應水平。

  第三,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羊產品供給能力。重點是要提升羊生產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組織化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讓規模養殖成為羊產業生產的中堅力量。繼續深入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發揮示范場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廣大養殖場戶走標準化規模養殖道路,以點帶面提高標準化養殖整體水平。在肉羊主產縣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創建活動,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促進糞便資源化利用,推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型羊產業。實施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等項目,支持規模養殖場進行基礎設施標準化改造,提高羊肉綜合生產能力。以飼草料加工、規模飼養和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研發推廣羊設施養殖配套裝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養殖效益。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培養新型農牧民,鼓勵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引導肉羊養殖家庭農場、養殖小區、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推動新型經營主體與龍頭企業對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農牧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的效益。

  第四,建立現代飼草料供給體系,促進農牧結合和降低生產成本。飼草料占羊產業成本的70%,要從投入源頭抓起,提高飼料有效供給和轉化效率。加快羊營養需要與飼料配套技術研究,優化飼料配方,開發新型飼料添加劑,加強精料補充料加工技術研究。飼草料生產堅持“以養定種”的原則,以全株青貯玉米、優質苜蓿、羊草等為重點,因地制宜推進優質飼草料生產,加快發展商品草。積極推進糧改飼試點,實行農牧結合、種養循環、草畜配套。開展秸稈高效利用示范,支持建設標準化青貯窖,推廣青貯技術,提高秸稈飼料利用率。大力推行人工種草,推廣冬閑田種草和草田輪作,推進研制適應不同區域特點和不同生產規模的飼草生產加工機械。廣辟飼草料資源,加強糧食和經濟作物加工副產品等飼料化處理和利用,擴大飼料資源來源。鼓勵地方搭建區域性草食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加快培育多種形式的生產性服務組織,跨區域提供飼草料專業化生產加工配送服務。

  第五,完善扶持政策,調動生產積極性。政策支撐上,突出良種繁育、飼草資源開發利用等薄弱環節,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扶持政策體系。科技支撐上,以安全高效養殖、良種繁育、飼草料種植等核心技術為重點,加強聯合攻關和先進技術研發。推廣普及肉羊舍飼養殖實用技術,形成區域主導技術模式,提高科學養殖水平。金融保險支撐上,組織開展財政促進金融支農創新試點,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采取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支持肉羊規模化生產,推動解決規模養殖貸款難題。探索建立肉羊保險制度,提高抵御風險能力。貿易保護方面,要堅持國內生產為主、適度進口補充的策略,把握好羊肉進口總量和節奏,提高進口產量質量標準,充分保護好國內生產者利益。嚴厲打擊走私羊肉產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防止未經檢疫的羊肉進入市場,擾亂國內市場秩序,沖擊國內產業。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