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我被第二次選派到西藏扎囊縣扎其鄉藏仲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藏仲村距離扎囊縣城6公里遠,現有耕地面積1735.85畝,其中冬小麥410畝,青稞710.85畝、油菜400畝、土豆和其他作物210畝。林業面積500畝。藏仲村89戶,總人口38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6戶47人。駐村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必須盡快掌握村情民意,我的辦法是虛心向老黨員、老村干部請教,向有經驗的縣、鄉干部請教。在村里工作五年多,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對基層農村工作有了深深地體會。
抓黨建,聚民心,促發展
任職之初,我把黨建工作作為突破口,深入摸排村情,認真傾聽民意,通過抓班子、抓隊伍、抓作風、抓薄弱,加大對村黨支部改造提升,助推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剛到村任職我發現,盡管村“兩委”班子健全,班子能團結共事、致富帶頭能力強,但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傾向,對黨建工作責任制執行不力,黨建工作責任人意識不強。
為了抓好村子黨建工作,我始終落實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意識,我努力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基礎。通過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爭取資金,如今,村大院及黨員活動室煥然一新。
入戶調查,精準幫扶,細化措施
我把精準扶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一人一措施”扶貧方針,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舉措,全面動員、迅速行動,多次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制定幫扶措施。
首先,我們組織召開貧困戶推選大會,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我村16戶貧困戶。其次,對選出的貧困戶進行入戶調查,借鑒“四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準確掌握扶貧戶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同時,為貧困戶建檔立卡,做到人有名、戶有卡、村有冊、底子清和情況明。最后,我鄉制定了《精準扶貧一戶一策》,根據冊上的內容再次進村入戶將貧困戶的信息(包括家庭基本情況、收入情況、致貧原因分析、幫扶措施等)填寫清楚。通過3天的入戶調查摸底,對16戶47人一戶一策做了詳細的登記。
按照“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我作為幫扶責任人多次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了解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同時,為貧困戶送去了面粉、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及慰問金,共計1000余元。在幫扶責任單位、村兩委干部及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
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
自從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我一直兼任駐村工作隊職務。五年來,從隊員,到副隊長,再到隊長,向上級各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共計40多萬元。在今年的入戶走訪中,我發現藏仲村有很多小孩子,不同于城里孩子的忙忙碌碌,他們放學后大多沒有報任何補習班,回到家扔下書包就跑去找同村的小伙伴玩,假期作業也是快要開學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表示也很無奈,雖然想讓孩子讀好書,自己卻忙于生計難以脫身,附近也沒有能監督孩子學習的補習班。
鑒于這樣的狀況,我決定在村委會大院開辦補習班,召集3名放假回村的大學生任教,輔導寒假作業及講授下學期的教材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學業競爭,解決家庭沒空照顧孩子的難題,另一方面也為大學生創造了一個鍛煉的機遇,從實踐中獲取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擔心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經驗不足,我自己也加入了教師隊伍。在扎其鄉政府大力支持下,我爭取到了1萬元資金。用籌集的資金為孩子們選購了文具盒、筆記本、鋼筆、練字本、橡皮等價值4000元的學習用品,根據小學生、初中生學齡分別發放。兌現了利用假期為孩子們集中補課的3位教師補助金4500元,剩余的錢當作獎學金表彰5名成績優秀的學生。在藏歷新年來臨之際,為了讓村民們過一個好年,我沒有回家,努力向縣交通局爭取到2萬元資金用于開展節前慰問活動,為89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