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一位在鄉鎮工作的朋友吐槽:鄉鎮工作一年,3個月開會,3個月維穩,3個月護林防火,3個月迎檢。話雖然有些偏頗,但也道出了大多數鄉鎮干部的心聲。如今,在鄉鎮各類檢查更甚,扶貧攻堅、護林防火、基層組織建設、維護穩定、文化宣傳……三天一小檢,十天一大檢,各類檢查層出不窮,各類檢查都重要,各類檢查都要匯報,各類檢查都要看材料。而且現在的上級檢查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重材料,越來越講究形式,讓基層干部為應付檢查疲于奔命,焦頭爛額。
材料是現在檢查最重要的環節。常常一次檢查,要準備的材料就十多本。上級檢查時,分管的工作人員每人抱著一大摞材料到會議室是每次檢查的保留節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乎,大家都像比賽一樣把材料做得越來越精美。單位做不完,只能花錢交給文印店幫忙處理。以前,到年底文印店的生意就會很好,現在,一年到頭文印店的生意都挺好。
檢查本是促進工作取得實效的一種手段。遺憾的是,現在許多檢查已是本末倒置,檢查過于講究繁文縟節,已經成為拖耗基層干部精力的制約因素。為此,基層干部常常感慨,一年到頭忙來忙去,但到年底卻感覺自己沒有做什么。這樣的忙讓自己都犯糊涂了。
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要講方法、重實效,具體到檢查這件事,還是有科學整合的空間。一方面,可以將各種單項檢查整合成綜合檢查,降低檢查頻率,提高檢查效率。同級的監管部門可以信息互通,通力合作,在檢查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對檢查的各項內容進行整合梳理,實現工作檢查的“一升一降”,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檢查的次數,還可以提高檢查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強“私人訂制式”的指導培訓,著力提升基層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通過學得好、做得實來達到減少工作漏洞,高效完成各項工作的目的。
除了“化零為整”,將各類專項檢查整合成綜合檢查,還可以“言傳身教”,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與下級部門密切聯系,嚴格提升下級部門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基層工作學得好,做得實,不怕應對檢查,更不怕耽誤日常工作,以此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總之,檢查的作用和成效不容忽視,但也不能過于重視,要根據具體工作、具體要求進行具體的分析,確定有沒有必要進行檢查,莫讓“扎堆”的檢查成為基層包袱,影響正常工作。
(山西省樹掌中心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