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戰役中,四川省瀘州市潮河鎮王坪村由零收入的空殼村變成了集體資產上百萬的富裕村,村級產業結構由小農經濟向流轉土地實施規模化種養殖轉變。2016年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
矛盾糾紛善調解
當好民情的排解員
2015年10月,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葛亮被組織選派到潮河鎮王坪村任第一書記。到村后,關停廠礦土地遺留問題和群眾間的矛盾糾紛迅速擺在了葛亮的面前。
針對原金山煤礦和大旺石場土地遺留問題,葛亮深入廠礦占地戶家中了解情況,拜訪企業老板,協調上級部門,促成原企業業主與群眾達成協議,落實賠付資金。現在,王坪村1社熊維建、明星權、曾建文等41戶金山煤礦占地戶得到了46762元的復耕賠付款。王坪4社熊堂清、羅榮貴、李忠會等44戶大旺石場占地戶得到了86564元復耕賠付款。85戶群眾的息訴息訪,扭轉了王坪村信訪維穩工作面臨的艱難局面,拉近了他與群眾間的距離。
程樹林家是遠近聞名的困難戶,家住危房,夫妻二人生病多年,每年治療費用將這個家庭壓得喘不過氣來。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9月,妻子江前芳從鎮衛生院就醫返家途中,從摩托車上摔下后經救治無效身亡,事后摩托車主避而不見更是讓沉浸在悲痛中的程樹林又憤怒又驚恐。“要是車主跑了可咋辦,家里連辦喪事的錢都沒有啊。”程樹林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態撥通了葛亮的電話。“你不要著急,先打派出所的電話把案子立了,我們村上馬上去給你解決這個事。”葛亮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經入戶做工作,第二天車主楊某就與程樹林達成了賠付協議。鑒于程樹林家破舊的居住條件,葛亮更是為他在新村點解決了一套兩居室的安置住房。
產業轉型促增收
做好致富的領路人
“往年都是催我們交醫保錢,今年葛書記卻催我們來領錢。”7社貧困黨員王道芳手里拿著生豬寄養場發放的年終分紅笑呵呵地說。
“群眾腰包鼓起來了,我們的脫貧攻堅才算有了成績。 2017年,我們將再流轉土地100畝搞生態魚養殖,和藍花楹園配套同步發展鄉村假日游。同時,已同郎酒集團簽訂協議,訂單式發展高粱種植基地。”談到今年的規劃葛亮滿懷信心。
2016年,在葛亮的動員下,全村流轉土地130余畝,與巨星公司合作建設生豬寄養圈舍11組,年出欄生豬8000余頭,群眾以扶貧專項資金入股,戶均年增收近2000元。
葛亮還借助扶貧專項資金鼓勵散養戶擴大養殖規模,培育家庭農場。2016年,王坪村共發放養殖補貼51465元,依托昌達養殖專合社和“舒廉鵝”養殖專合社引導貧困戶發展山地雞5000只和“舒廉鵝”1500只,利潤達20余萬元。
村社舊貌換新顏
成為新村的規劃師
王坪村地處龍貫山脈,山高林多,基礎設施落后。到村以來葛亮下社入戶摸情況,到縣鎮部門跑項目,一年多來,王坪村落實項目資金500多萬元,硬化村道6.3公里,修繕山坪塘坎和儲水田坎3根,實施危房改造13戶,新建易地搬遷點1個,延伸自來水管網3.5公里,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
一年多來,葛亮多方奔走,爭取到幫扶資金10萬元,以建設供水管網的方式入股生豬寄養場,年終實現集體增收64500元。同時,爭取到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示范建設指標,全村退出宅基地124戶,復墾土地213.5畝,村集體經濟增收200余萬元,徹底扭轉了王坪村曾經債臺高筑的局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