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堅守合作初心   推進“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 邵峰 字號:【

  將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融入到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中,是浙江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最大特點。2006年以來,浙江省根據習近平同志構建“三位一體”新型合作體系的構想,積極發展以供銷社聯合社、有條件農民合作社、合作社聯合社、涉農產業協會等為載體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合作與服務。2014年以來,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據農村生產力不斷發展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成長的新形勢,認真貫徹“中央〔2015〕1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通過2014年7縣試點、2015年20縣推開、2016年所有市縣鋪開,全面構建了農合聯組織體系,有效推動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聯合發展層次、拓展為農服務領域、創新合作經濟方式,初步形成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及農民群眾共建共享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組織框架和發展格局。在這個過程中,全省各級供銷社在各級農辦牽頭主導下,在農業、金融辦、農信聯社等部門支持配合下,認清形勢、轉變觀念,認準方向、把握定位,主動參與、積極作為,推動市縣鄉三級農合聯組織體系加快組建,促進了以農合聯為大平臺的大合作、大服務、大產業發展格局的全面形成。

  認清自我,轉變觀念,自覺融入聯合發展大勢

  思想認識到位,行動才能自覺。構建“三位一體”合作體系是“三農”治理領域的一場自我革命,涉及眾多方面思想觀念變革、服務資源配置、利益關系調整。我們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治理思想和黨的“三農”政策統一認識,用省委、省政府最新頂層設計和領導講話精神凝聚共識,用合作經濟理論和國內外實踐經驗深化理解,用改革試點成功實踐堅定信心。我們認識到,深化供銷社改革,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問題,并不在于為供銷社拓展多少服務領域、增加多少服務功能,而在于讓供銷社重舉合作大旗、重回農民懷抱、真正走上回歸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道路。我們也認識到,半個多世紀以來體制的幾經變化,供銷社在自身組織體制內部已很難恢復和重建與農民的合作關系。要讓供銷社真正回歸合作組織屬性、回到農民群眾懷抱,必須要讓供銷社跳出自身組織體制,融入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發展的大勢中,在崇尚合作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平臺上,發展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新型合作關系,才能使供銷社與農民群眾坐到同一條板凳上。供銷社系統必須吃透改革精神,正視體制弊端,轉變思想觀念,在融入和服務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發展大勢中,開展為農服務、發展合作經濟,激發生機活力、重塑社會形象。

  強化責任,優化力量,認真擔當執行機構職責

  按照“農合聯執行委員會一般依托同級供銷合作社執行管理機構組建”的要求,供銷社系統強化責任擔當,勇于自我革新,完善體制機制,切實承擔起農合聯執行委員會的職責。一是組建組織機構。按照承擔農合聯執行委員會職能的要求,供銷社調整優化自身執行管理機構的內設機構設置和人員力量配備,使供銷社執行管理機構與農合聯執行委員會組織有機融合、工作協調推進、人員統籌使用。在地方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1個市、50個縣供銷社新增了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諸暨市供銷社原先改制后僅剩“一塊牌子”,承擔農合聯執委會后,新增了18個事業編制。二是建立合作制度。做好農合聯農民合作基金和資產經營公司這兩項支撐合作經濟發展重要制度的建設工作。積極促進農合聯農民合作基金的建立,爭取政府安排引導資金,建立包括供銷社社有資產年度增值20%的籌資機制,研究制定用于為農服務事業、涉農產業扶持和信貸風險補償的具體辦法。目前,市縣兩級農合聯均建立了農民合作基金,已確定的總規模17.85億元,其中:市級基金平均規模5550萬元,最高為麗水市2億元;縣級基金平均規模1680萬元,最高為蕭山區、瑞安市5000萬元。牽頭組建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并引導參加農合聯的農信機構、相關企業和其他會員一起參股。目前,7個市、48個縣級農合聯單獨組建了資產經營公司,其余市縣兩級農合聯暫由同級供銷社資產經營公司承擔相應職能。三是健全服務功能。做好農合聯服務資源聚合、整合、融合工作,在大力推動供銷系統服務融入的同時,積極推動會員服務功能集成、部門服務職能轉移、協作單位服務嫁接、會員企業服務發展,推進為農服務功能建設。按照先易后難、水到渠成的要求和農合聯承接能力,促進農產品流通、農產品品牌培育、農民合作社經營等經營性服務職能向農合聯轉移,促進農民素質培訓、廢棄農藥化肥包裝物回收等公共服務事項以委托購買方式轉由農合聯承擔。

  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積極參與服務體系建設

  在做好農合聯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設計和部署推進的同時,各地供銷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激勵社有企業融入農合聯,利用農合聯龐大的組織網絡體系,參與為農服務,充當服務龍頭。一是參與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發揮農資服務主渠道優勢,整合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生產服務等功能,促進涉農部門經營性服務職能轉移和公共服務事項委托購買,建立健全以縣級涉農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合作社聯合社、農資公司等為主導,以合作社、莊稼醫院等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全省已建成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30家、莊稼醫院915家,“智慧農資”覆蓋2/3的區縣。許多地方還利用以農民合作社及聯合社、產業協會等為載體的特色農業專業化服務體系,將農資服務、農產品流通服務延伸和融入進去,促進了“農合聯綜合化公用性服務體系+專業合作組織系列化專業性服務體系”經緯結合的特色產業服務體系的形成。二是參與城鄉商貿服務體系建設。發揮資本運作功能,擴大與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企業的合作,建立健全由物流配送企業為龍頭,縣城超市、鄉鎮商貿綜合體、村消費合作社組成的城鄉商貿服務體系。一大批如柯橋“淘實惠”超市、上虞鄉鎮商貿綜合體、玉環村消費合作社、甌海“老供銷”便利店遍布鄉村,不僅日用品、農產品通達到了鄉鄉村村,而且數十項公共服務和家政服務“搭便車”延伸到了村村寨寨,全省建成鄉鎮綜合體881家、村綜合服務社(消費合作社)7200多家。創新農產品流通業態,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中央廚房、社區菜店、產銷對接等模式,構建農產品配送服務體系。探索面向高端消費者的以文化為先導、體驗為基礎的“品牌引領+連鎖專營”的高檔農產品銷售方式,涌現了如“麗水山耕+麗水綠盒”等一批典型。三是參與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做好農合聯與農信機構協作關系的建立和落實,協助農信機構做好農合聯會員信用等級評定、授信服務工作,促進農信機構對合作社的普惠金融服務依托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延伸到基層、對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依托城鄉商貿服務體系延伸到村。引導供銷系統舉辦的42家農信擔保公司和其他主體舉辦的擔保公司加入同級農合聯,加強對農合聯會員的擔保服務。穩妥發展合作金融,引導有條件合作社組建資金互助會,落實與農信機構的“賬款分離”協作服務機制,103家資金互助會累計借款26.6億元。

  牢記初心,借助平臺,大力發展新型合作經濟

  把發展新型合作、實現共建共享作為深化自身改革的根本方向,以“與農民合作、讓農民共享”為價值取向,大力推進服務鏈、產業鏈主體、體系的合作化改造,積極與農民合作社、企業等農合聯會員合股共建服務體系和涉農產業,讓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及農民群眾成為投資合作者和共建共享者。一是推動主體合作化。按照“越是基層環節的主體越要用合作制來組建,越要堅持普遍持股、均衡持股原則”的要求,推進綜合服務社、莊稼醫院等基層經營服務實體的合作制改造和消費合作社發展,引導農戶、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共同參股,打造服務供給者與服務接受者的利益共同體。二是推動體系合作化。按照讓農民合作社共享全產業鏈利益的要求,積極構建服務鏈、產業鏈不同環節上主體之間的合作聯結機制,努力形成“層層向上參股”的利益共享機制、“層層向下參股”的經營指導機制和“按交易額返利”的二次分配機制,打造全鏈條各環節上主體縱向合作、一體經營的利益共同體。三是推動投資合作化。發揮農合聯資產經營公司的作用,建立面向農合聯會員的眾籌引領、合作投資的服務體系,引導農合聯會員參股投資效益較好較穩的項目,使農合聯成為發展新型合作經濟、促進農民資產保值增值和農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有效載體。目前,全省農合聯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67個,總投資120億元。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