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應用了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平臺,二維碼使農產品質量說話了。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包裝上的二維碼,生產者、產地、投入和使用品、產品去向等信息立馬顯現出來。然而有些消費者對二維碼是否說實話有質疑。這種擔心并非沒有道理。
帶著消費者的疑問,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三個方面確實值得質疑。一是生產操作信息有的靠人工記錄,然后再輸入電腦,有些人員不負責任,致使我們對輸入數據的準確性質疑;二是,個別合作社沒有能力投入可追溯體系的設備,也用了二維碼技術,其表達的信息準確性受質疑;三是,有些家庭農場生產的產品,送到農業企業包裝、上市,這種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分割狀態,使農產品質量受到質疑。
把農產品生產整個過程制成二維碼讓農產品質量說話簡單,但是,讓農產品說實話,打消消費者疑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仍需把好三關。一是把好農產品質量的生產關。生產合格的農產品必須有相應的生產環境,因此要嚴格遵守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技術規程。只有通過從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的措施,才能牢牢把住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安全關。二是狠抓企業的誠信關。每個企業都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大投入建立質量安全的生產監控,對職工進行社會道德教育的培訓,使職工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忠實地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的數據,讓道德說話,樹立在消費者心中的誠信。三是強化農產品質量的管理關。農業生產企業是經營的主體,要創新管理,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企業和企業要相互監督,對生產不合格農產品的企業要在各種媒體上曝光,發起輿論監督。農產品質量管理部門要盡職盡責,對企業經常進行指導、檢查、監督,嚴重的違規農企須吊銷營業執照,公示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造成不良影響的,公安和執法部門依據農產品安全法嚴厲打擊,決不手軟。只有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追責,扎牢制度的籬笆,織就農產品質量的天羅地網,才能讓千家萬戶的農民安心種地,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
(河南省南陽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