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陽光灼熱而強烈,在新疆喀什市麥蓋提縣昂格特勒克鄉托萬昂格特勒克村,27歲的維吾爾族小伙阿白克正在給地里長勢旺盛的金銀花剪枝除草。在栽滿金銀花的地頭上,豎立著一塊當地人熟悉而又稱道的寫有“九間棚”名字的標識牌。目前,這樣的標牌在新疆遼闊的土地上還有很多。
新疆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金銀花的生長,作為全國最大金銀花產地的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九間棚村,目前已在新疆試點種植金銀花1600余畝。據介紹,未來三年,九間棚計劃在麥蓋提縣推廣種植10萬畝金銀花,到2030年擴大到喀什地區40萬畝,年產干花4000萬公斤。
“現在每畝棉花扣除成本后,純收益不到1000元錢。”托萬昂格特勒克村村干部坦言,“我們急于找到一條在產業上比棉花效益高、老百姓愿意種、技術相對簡單的新路子。”阿白克種的金銀花品種是九間棚村在新疆重點推廣的“北花一號”,該品種是山東九間棚集團聯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有關專家經多年研究定向培育而成的一個金銀花優良品種,具有產量高、藥用成分含量高、適應性強等特點。新疆九間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曉:“金銀花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種植可持續收益30多年,三年后進入豐產期,一年可以收四茬,每畝保底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高的能到8000元至10000元;因此,我們到新疆推廣、傳授金銀花種植經驗,這已被山東援疆指揮部視為產業援疆、精準扶貧、調整種植結構的重要抓手之一。”
去年春天,在新疆九間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阿白克試探性地種了1畝地的金銀花,沒想到今年第一茬花就掙了2000塊錢。阿白克家有6口人,承包有20畝土地,以往都是種玉米、小麥、棉花,一畝麥子最多掙800塊錢,棉花多一些,每畝收入1500~1700元,但是種糧食格外辛苦。這個維吾爾族小伙曾經為了多掙點錢,到庫爾勒給人看棉花地,一年包吃住只給1500元錢工資。去年春天他種植了金銀花之后,做夢都沒想到收入會這么高,為此他高興地對村里人炫耀說,是來自山東九間棚的金銀花讓他走上一條致富路,這樣的生態農業,既能賺錢又能美化環境,可謂一舉多得。
2015年,山東臨沂九間棚集團在喀什注冊成立了新疆九間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并和麥蓋提縣政府簽訂了包含10萬畝金銀花種植和建設回收初加工廠的金銀花產業項目合作合同。經過兩年的積極運作,來自山東的金銀花終于在新疆種植成功,并且讓許多貧困地區的農民增加了收入。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新疆九間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已在麥蓋提工業園啟動了育苗、回收和初加工廠建廠工程,項目占地300畝左右。
目前,新疆九間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的金銀花種植以麥蓋提縣為重點,采取企業和政府出錢、農民出地出勞力、企業包技術包回收的捆綁式發展模式。阿白克所在村作為連片種植的試點村,近300戶村民種植了300畝金銀花,其中103戶是貧困戶,經過第一年的實踐證明,農戶通過種植金銀花完全可以實現脫貧致富。根據規劃,2018-2020年,九間棚將在麥蓋提縣推廣種植10萬畝金銀花,可幫助5萬戶貧困戶摘下貧困的帽子。
南疆地區農村富余勞動力尤其婦女兒童老人多,金銀花采摘又不需要太大勞動強度,極大地降低了用工和采收成本。麥蓋提縣的40萬畝金銀花種植完成后,按照年畝產100公斤干花、保底回收價60元/公斤價格算,每年可實現收入24億元。在南疆,金銀花如今成了百姓心中當之無愧的“扶貧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