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模型運算結果和未來趨勢的定性分析,以下因素在農民增收中的動能持續性較好,有望成為農民增收新動能:(1)人力資本中的勞動力健康水平、非農培訓和農業培訓。必須加大力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升農村居民身體素質。在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換擋和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不能減弱非農培訓和農業培訓。(2)勞動力持續轉移。產業新業態的帶動作用對青壯年勞動力非農業促進作用明顯,對年齡結構偏大偏老的家庭作用不甚明顯。(3)家庭金融資產。增加財產性收入是方向。(4)城鎮化發展。尤其是,提升第三產業的質量,提升農村勞動力在第三產業就業的質量和效益。(5)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催生了農產品儲運、精深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為農村勞動力返鄉就業創業提供了新空間。(6)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除了加強建設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家庭撫養和家庭團聚因素促使部分農民工返鄉,其相應的賬面收入減少,但是其社會效應值得關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