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自2015年上半年啟動以來,一直堅持“政府主導、聯盟推進、頂層設計、企業運營”的總體思路,加強組織領導,匯聚各類涉農信息資源,創新市場運行機制,努力把信息進村入戶打造成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先行示范工程。截至2016年10月底,遼寧已建成益農信息社6500多個,覆蓋63個縣(市、區),約占全省行政村總數的60%。益農信息社依托農村商超建設,為農民群眾提供公益、便民、電商、培訓體驗等服務,廣大農民切實體驗到了“互聯網+農村”帶來的便利和快捷。益農信息社已逐漸成為遼寧農村的信息集散地、便民服務點、電商新領域,深受農民群眾歡迎。
頂層設計 整省推進
遼寧信息進村入戶工作的推進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啟動后,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2015年9月29日正式下發了《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遼寧省信息進村入戶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遼寧省農委召開專題辦公會研究信息進村入戶工作,下發《信息進村入戶工作指南》。各市、縣按照要求積極貫徹落實,分別研究制定了發展規劃,制定扶持措施。2016年,遼寧省委一號文件、《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都將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列為重點項目。2016年8月31日,遼寧省政府又組織召開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會議,就信息進村入戶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為深入推進該項工作注入了強大力量。遼寧省采取全省推進的一體化戰略,同時在沈陽、大連、丹東、錦州、阜新等重點市先行推進,目前,這5個市的總體推進率已達到75%。其中,阜新市作為整市推進試點,依托商超建設益農信息社526個,覆蓋全市86%的行政村。
組建聯盟 集聚資源
為改變過去農村信息服務基礎建設資源分散、難以持續運營的狀況,遼寧省農委聯合省銀聯、省農行、省供銷社、省郵政、三大電信運營商等7家部門組成“信息進村入戶推進聯盟”,通過將各個聯盟單位優質資源及業務接入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共同開展益農信息社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全力打造覆蓋全省范圍的優質服務資源站點,力求實現一個資源站點接入各種公益的便民服務,“進一家門,辦多樣事”,實現益農信息社資源最大化,提升益農信息社的內生動力。
據農行遼寧分行行長趙壯志介紹,通過加強與省農委合作,既可將農行原來的惠農服務點打造成益農信息社,同時也將益農信息社吸納成為農行的惠農服務點,把益農信息社作為農行鄉鎮網點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的延伸,實現服務功能多元化,惠農益農深入化,為農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2016年益農信息社實現農行金融交易5.53萬筆、金額1050萬元。農行與省農委聯合打造的益農-惠農卡,累計實現發卡4000張。目前,農行金融業務已經成為遼寧益農信息社的服務亮點,為優化農村金融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益先行 12316主導
遼寧在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中一直堅持公益先行。把滿足農民群眾對信息的需求作為方向,以12316為主導,優先整合農業部門信息資源,促進農業政策法規、新品種新技術、動植物疫病預測預報與診斷防治、農產品市場行情、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機作業調度、農村“三資”管理等信息服務資源率先上線。同時積極推動農村教育、社保、村務公開、就業務工等信息資源進入進村入戶信息平臺,有針對性地吸引更多的便民服務資源上線。努力做到問需于民、受益于民,把益農信息社建設成為為“三農”服務的第一窗口和知名品牌。
截至2016年9月,遼寧全省發布農技、政策等公益類信息2萬余條,公益滲透率達50%以上,惠農人口近1000萬人;提供便民繳費服務12萬余次,同時醫療、旅游、培訓等服務也極大滿足了農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在阜新市,2016年1月至11月30日,12316熱線累計提供政府公益服務21600余次,涉及農技、種植養殖、政策、價格等各類服務;農行便民業務實現42348筆,金額達到641萬元,移動業務便民服務實現寬帶安裝210臺,繳費315萬元,保險服務為農民提供大病醫療保障,完成120單。
培育主體 市場運行
按照農業部“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總體思路,遼寧結合自身特點,實行了“培育一個運營主體,實現全省萬家益農信息社”的規模化運營思路。2015年5月,經遼寧省信息進村入戶推進聯盟單位共同審定,確定將遼寧新益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信息進村入戶運營主體。1年多來,新益農公司積極配合農業部門建設益農信息社并組織培訓,開發了綜合服務平臺——益農網,打造倉儲物流體系,建設電商運營團隊, 累計投入資金近億元,在組織開展便民電商服務、探索可持續運營機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新益農公司負責人介紹,2016年3月,公司負責開發的,可以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體驗的遼寧益農網正式上線運營,農民可通過益農信息社的電腦登錄益農網隨時查詢發布信息,開展便民繳費和網上購物。新益農公司還大膽探索農村電子商務,積極開展以農村生活用品、生產資料下行為主的電商服務,益農網開通不到一年時間,線上交易額1650多萬,線下交易額1400多萬,電商服務累計交易3000多萬元。與此同時,益農網的pc端、移動APP也已上線運行。新益農公司還積極加強與京東、蘇寧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以期通過合作和自建益農物流系統,解決縣域電商倉儲、物流問題。
遼寧通過探索信息進村入戶建設與運營的市場機制,支持信息進村入戶運營主體開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方便了農民群眾,也調動了益農信息社村級信息員(多為農村商超店主)的熱情,據他們反映,營業收入能比之前提高一半以上。
從遼寧的實踐來看,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建設是重點,運營是關鍵,提供優質服務是最終目標。據遼寧省農委主任陳建介紹,下一步遼寧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將從四個方面著力推進。一是堅持建站規范標準,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力爭到2017年6月底,實現全省1萬多個行政村全覆蓋。二是完善公益服務體系,豐富便民服務內容。努力實現12316向市縣農業部門延伸,并逐步向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拓展,確保益農信息社提供12316公益服務。三是推進電商進村落地,培育新型流通模式。以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為重點,探索創建農產品進城和生活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雙向互動的新型流通格局。四是切實搞好培訓體驗,提升農民信息利用能力。積極組織開展信息化培訓,充分發揮益農信息社社長的示范指導作用,支持農村青年、婦女同志依托互聯網創業,讓更多農民能夠分享到現代信息產業發展的成果。(本刊綜合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