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鳳翔縣湫池廟村,小蘋果如何能夠成為舞動產業的大龍頭和百姓致富的“甜心果”?帶著這個問題,調研組與村干部和果農們進行深入座談,了解到近年來縣鎮推行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和以“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為主要措施的蘋果管理關鍵技術,農業科技進步促進了蘋果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新技術如何能夠及時有效推廣又成了新的難題。
“我參加了縣農廣校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不但學到了果樹栽培的新技術新方法,更開闊了眼界,幫助確實很大。”50歲任科亮興沖沖地拿出了自己的《新型職業農民(中級)證書》和《鳳翔縣職業農民技術員開展技術服務責任書》,“自己家的蘋果種好了,就想著給更多的鄉親傳授新技術,帶領大家一起發展。2017年,我帶著職業農民證書參加了縣果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的統一考試??荚図樌ㄟ^后我成了政府購買服務的職業農民技術指導員,去年包了2個村,農民對我的服務挺認可,還一次性拿到了政府5000元技術補貼。”
據介紹,鳳翔縣從2016年起開展縣政府購買服務在農業上的試點,大力推行“專家+技術員+職業農民+示范戶(貧困戶)”的模式,聘請職業農民開展果業技術服務,有效彌補了農技推廣隊伍人員不足的問題。目前全縣共有70名政府購買服務的職業農民技術指導員,每人每年包2個村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并創建20戶示范戶,指導5名貧困戶。為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相關部門加強對職業農民技術指導員的日常管理,明確考核辦法,定期考核監督,探索建立激勵和淘汰機制,對指導能力差、工作不認真的人員及時解聘,對成績突出人員給予一定獎勵,為發揮職業農民作用、探索新型農技推廣模式奠定基礎。
(百鄉萬戶陜西調研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