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田陽縣田州鎮興城村,讓調研組全體組員深有感觸的是:一粒小小的圣女果改變了興城村!
據擔任村黨總支書記20余年的黃子剛介紹,興城村總人口2950人,人均耕地僅1.62畝,但幾乎全部都從事農業種植,番茄種植收入占據了全部收入的90%以上。村里番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興城村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健全服務體系,打造出了“壯鄉紅”番茄品牌。番茄種植現已成為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農民致富產業,有力促進了興城村經濟發展。興城村于2010年、2011年分別被評為百色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番茄村”,2012年獲得農業部第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稱號,由此成就了興城村西紅柿的產業特色與知名度,也造就了田陽農村千家萬戶發家致富。
興城村西紅柿年種植面積4000畝左右,有部分村民還到周邊承包地種植約1500畝,核心區主要種植“千禧”“粉嬌”“金泰”“黃金海岸”等優質高產的水果型圣女果品種,同時也有部分農戶種植“拉比”“羅拉”等蔬菜類大番茄。目前該村番茄示范種植已帶動田陽周邊數萬畝之多。扣除生產成本后,種植圣女果每畝純收入2萬元左右。粗略計算,僅圣女果就給興城村創造1億元以上經濟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15678元,增加到2017年的18905元,比全國水平13432元(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18日發布數據)還高出5473元。
農產品銷售是我們調查組關注的重點。通過實地調查,興城村西紅柿產量高,果品的質量特別好,“壯鄉紅”番茄在國內西紅柿市場有相當大的知名度。每到采收季,全國各地的收購商紛紛到興城設點收購,產品銷往全國各大城市,甚至出口到俄羅斯。
對該村二三產業的調查顯示,通過西紅柿特色產業的帶動,該村有60~70個西紅柿代收點、7家農用物資店、10多家種子代銷店、4家快餐店、2家果蔬加工企業。僅代收西紅柿以及西紅柿加工兩項,就為村民增加700~800萬元收入。
目前全村外出打工僅21人,不到全村人口的0.71%。
如今興城村“一無閑田,二無閑人”,在村委班子帶領下,實干勤干巧干,農民收入實現持續穩步增收,“番茄樓”“番茄車”成了興城多數家庭的標配。全村屯屯通水泥路和城市統一供水,廣播電視網絡實現全覆蓋,鄉村文明、民風淳樸、村容清潔。小小圣女果,成了村民心里、眼里的致富果、幸福果!
(百鄉萬戶廣西調研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