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金華 水稻綠色防控從盆景到風景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浙江金華市于2006年開始探索水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及防控模式,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初步構建了以生態工程為核心的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目前,核心示范基地天敵增加了10~100倍,化學農藥用量減少了85%以上,再現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情景,基地生產的稻米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稻米價格翻了一番。通過基地示范,農民逐步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綠色農業理念,改變以往見蟲治蟲、見病治病的習慣,從而促進了金華市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全面開展。2017年,金華市《水稻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成為浙江省地方標準,并被列入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向全國推廣應用;累計創建示范區88個,示范面積8.43萬畝,輻射推廣面積40.5萬畝,綠色防控由盆景向風景轉變。

  探索核心技術,生態“底色”變“綠色”。一是以農業措施為基礎。選用抗性品種,提倡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提高水稻抗逆能力。采用適時灌水殺蛹、集中統一供育秧、調整播期避害等措施,降低病蟲基數。二是以綠色防控技術為重點。采用誘蟲植物香根草誘殺技術,性誘劑誘殺技術,以田邊留草(花)和插種茭白為主構建天敵銀行技術,種植芝麻、波斯菊等保育天敵技術,釋放寄生蜂技術,稻田養鴨養蛙養魚種養結合技術,生物農藥使用技術等,恢復構建農田生態系統,最大限度地提升自然生態控害能力。三是以化學應急防控為保障。針對病蟲害有暴發性、突發性、流行性的特點,積極開展化學農藥篩選和使用技術試驗,選用符合綠色防控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殘留、對環境友好的化學農藥進行應急防控,確保水稻穩產高產。2017年減少化學農藥用量71.1噸,稻田生態系統得到不斷優化。

  打造示范樣本,推廣“盆景”轉“風景”。一是建立核心示范區。金華市在婺城區湯溪鎮寺平村寺平稻米專業合作社建立了1000畝“水稻病蟲害生態工程實驗示范基地”,實驗示范基地被列入首批全國示范區,先后召開8個國際國家級研討會和現場交流會,40余位國際專家學者、500余位國內領導和專家前來考察調研指導。二是力促產學研合作。本地團隊和國內外專家產學研相結合,在示范基地先行先試,大力開展綠色防控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創新。三是積極傳導綠色理念。借力本地及省內知名媒體及互聯網等,通過宣傳實驗示范基地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引導農戶樹立綠色農業理念。

  集聚要素保障,發展“短效”成“長效”。一是整合項目強基礎。先后啟動了省級和國家級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區域站建設,配置了較完備的病蟲監測預警和防控技術應用研究基礎設施。2010年,在國家級區域站建設基礎上,金華市投資建設了金華市農作物安全生產技術研發中心。二是搭建平臺引人才。先后與國際水稻所、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中國水稻所、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研究,并通過柔性引才等方式,成立了金華市植物保護站院士專家工作站,進站國內外專家12位(其中院士2位),形成了強大的應用技術研究集成能力。三是政策保障促長效。專門設立了金華市病蟲綠色防控財政專項,并提出了建設綠色高效現代農業強市的發展目標。制定《金華市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工作方案》,積極依托示范區創建,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和美麗田園建設,實現綠色防控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綠色防控的社會影響力。

  (浙江省金華市農業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