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打造現代農業的“新名片”——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徐州篇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江蘇省徐州市地處黃淮海國家農業可持續規劃優先發展區域,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立足農業產業、資源環境、農村社會三個可持續,順應農村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通過提升科技含量、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特色品牌,推動農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向科技要效益,向加工要產出。走進沛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在培訓大樓一樓的顯示屏上能看到園區內每個蔬菜大棚的實時監控。展示區內,幾排架子上分層種植著香菜、生菜等綠葉類蔬菜,托盤下有營養液緩緩流動,有的架子最底端還有幾尾金魚在歡快地游動。“這是我們設計的一款可以訂制的‘魚菜公寓’,無土栽培讓城市家庭在家里感受種植的樂趣,吃上新鮮的青菜,還能在社區內進行交換。”“農管家·淮海綠谷”基地負責人歐英俊向記者介紹。依托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智慧農業成為沛縣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過去面朝黃土的鄉親,現在都成了手握鼠標的“新農人”。

  在經濟開發區里,一批深加工企業成為農業產業鏈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忠意食品企業的車間里,一排排掛架上是正在進行脫毛、清洗、分選等初加工環節的肉鴨。工作人員介紹,一條加工羽絨鴨毛的生產線今年將要投產,這意味著鴨子的每一個部位在這里都將實現增值。以肉鴨加工、水果罐頭、牛蒡系列產品為代表的一批深加工農產品,將徐州的農產品擺上了“世界餐桌”,也讓企業和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效益。

  徐州市圍繞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完善的農業“483”產業體系。糧食、蔬菜、林果、畜牧4大主導產業地位全面形成,大蒜、食用菌、花卉、銀杏、板材、奶牛、山羊、觀賞魚8大特色產業成為全國、全省單項冠軍,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互聯網農業3大融合產業領跑淮海經濟區。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3700億元,物聯網應用基地比重達到25%,休閑農業觀光景區550處。2016年農業總產值1595億元,農業增加值722億元,均居江蘇第一。

  綠色種養方式,黃土地變“聚寶盆”。沿著大沙河步行,魚躍清波、波光瀲滟、樹影倒映。作為黃河古道,這里曾經是沙荒地,澇年洪水泛濫,旱年黃塵滾滾。33公里的河道如今已是萬畝果品帶。集特色農業、綠色生態、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示范走廊是沛縣實現保供給、保效益、保生態的寫照。

  徐州市圍繞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按照好山好水好田產好糧的生態環境可持續原則,突出抓好生態循環農業、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高標準農田林網覆蓋率98.1%,開創了農田林網的徐州模式。荒山造林實現全覆蓋,河道綠化、耕地修復和濕地建設成效顯著,將城市煤炭塌陷地改造為生態濕地群。實施黃河故道農業綜合開發,實現了“河暢、路通、岸綠、業興、民富”,走出了一條徐州農業重點區域可持續發展新路子。

  補齊短板,做好試驗示范要持續探索。徐州市通過高標準定規劃、嚴要求查問題,找到了化肥施用強度、農藥施用強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地膜回收利用率等5項指標的發展短板。農村環境是否達標是檢驗農村社會是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此,徐州市實施了“兩減六治三提升”(263)行動計劃,突出治理農村區域水環境和污水垃圾。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完成了年度禁養區畜禽養殖場搬遷任務,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全市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89.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3%,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率62.4%,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面積達到80.7%。

  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不是一勞永逸,發展技術上需要不斷地探索,發展成果則需要持續地鞏固。徐州市總結了15大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集成技術和適宜不同類型特點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不斷打造現代農業的“新名片”,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江蘇省徐州市農委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