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伊始,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今日頭條發布《尋祖公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爆媒體圈,刷爆微信圈,熱爆家族圈,甚至政府相關部門與家譜研究機構,也都紛紛表示,愿意給予支持。劉氏宗親更是自告奮勇,四處奔波,獻計獻策,給予親情援助。
這一熱點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與社會大背景有關,盛世修譜,忠孝傳家,尋根問祖,漸成時尚。修家譜,建祠堂,學家訓,傳家風,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第二,不可否認這一事件具有“名人效應”。劉強東作為名企京東創始人,其一舉一動都自帶光環吸引社會流量。第三,強大的新聞媒介提供了助力,事件借助多元的媒體優勢,如報刊、電視、網絡、微信等載體,迅速發酵與傳播。
如何看待這一事件?作為從事譜牒研究的學者,對于劉強東尋祖的舉動持肯定態度,更為根祖文化日益為大眾所重視而感到欣慰。“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猶是焉。”尊祖敬宗,追根溯源,人之常情,與身份無關。劉強東“尋祖”,雖然是個人行為,但卻有利于激發一次國人集體性的“尋根意識”!這一事件的意義已經超過了劉強東個體“尋祖”成功與否的事件本身。
家譜、家訓、家風,這一傳統文化在廣大的鄉村中有著深厚的土壤,可以說與鄉土文化息息相關。鄉村的全面振興,離不開鄉土文化的振興。新時代,尋家譜,學家訓,傳家風,做“有譜”的人,行“靠譜”的事。唯其如此,才能家風正,民風淳,國風清。
(北京市海淀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