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農業廳在開展農業綜合執法,加強農業執法規范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作為改革的前沿省份,廣東奮勇爭先跑出了卓越的成績,堅持質量興農,確保“舌尖上的安全”,走出了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探索型農業執法道路。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33691人次,整頓農資市場6822個,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90宗,結案626宗,移送司法機關8宗;涉案人員315人,逮捕1人,畜禽產品抽檢合格率為100%,種植業產品總體合格率高達98.9%。
2017年,廣東重拳出擊,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廣東省農業廳和各地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工作部署,持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農資監管上發力,印發了《2017年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結合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際,明確了今年農業執法工作以打擊侵權假冒為重點,精心部署開展農藥、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瘦肉精”、生鮮乳、農資打假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專項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并作出具體工作安排。
農藥專項整治行動
圍繞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重點整治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和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材主產區,聚焦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高風險產品,加強農藥管理,規范農藥使用,重點管控克百威、氧樂果等禁限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獸藥專項整治行動
以獸用抗生素生產經營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大縣和問題多發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獸藥中非法添加、標簽說明書增加主要成分或夸大適應癥、不按規定標注獸用處方藥標識、將原料銷售給養殖場等使用者、利用互聯網銷售假劣獸藥、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獸藥產品質量,強化養殖者主體責任意識,提高安全用藥水平。
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
圍繞屠宰行業監管薄弱環節和2016年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對屠宰違法行為高壓嚴打態勢,以城鄉接合部、私宰多發村(戶)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區等私宰易發區和多發區為重點,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屠宰環節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力爭在管控重點風險區域、重點監管目標、重點違法行為上取得重大突破,促進屠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切實保障肉品質量安全。
廣東針對當前畜禽屠宰監管工作存在的監管體系薄弱、屠宰場點“小、散、亂”等突出問題,提出一要創新思路。主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流通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等新形勢要求,敢于打破傳統模式,推動發展理念更新、經營方式轉變和監管機制改革,引導屠宰企業規范經營管理,支持發展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融合的先進模式。二要健全體系。積極構建畜禽屠宰監管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監管手段和工作基礎。三要大力開展屠宰專項整治“掃雷行動”。嚴格按照農業部部署,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對象、重點問題,全面落實專項整治“掃雷行動”各項措施。四要扎實推進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后續工作。五要嚴格依法依規做好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六要配合做好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和生鮮上市工作。七要繼續抓好屠宰行業人員培訓。八要認真做好輿情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廣東將組織各地進一步加強畜禽屠宰監管,扎實推進生豬屠宰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在飼料生產環節,以生豬、肉牛和肉羊育肥飼料產品為重點,嚴厲打擊飼料生產過程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和非法經營含“瘦肉精”飼料的行為;在養殖環節,以生豬為重點、兼顧肉牛、肉羊,鎖定問題多發地區,嚴厲打擊養殖場(戶)添加飼喂“瘦肉精”的行為;在收購販運環節,嚴厲打擊兜售“瘦肉精”、教唆養殖場(戶)使用“瘦肉精”、收購販運含“瘦肉精”活畜和販運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的行為;在屠宰環節,強化監督抽查,嚴厲查處“瘦肉精”活畜畜主,追溯源頭。
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
突出奶牛主產省、奶牛養殖大縣和奶牛養殖重點區域,以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為重點,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各類違法添加行為,重點治理非法收購生鮮乳、倒買倒賣不合格生鮮乳、惡意爭搶奶源的行為。
農資打假專項行動
農資打假是農業執法的重點工作,廣東省農業廳明確了農業執法工作以打擊侵權假冒為重點,并印發了《2017年廣東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全面部署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組織精干力量,以強化源頭治理、狠抓專項整治,健全管理制度,規范經營行為為重點,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以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為重點,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在農村和城鄉接合部,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省際、縣際等區域接合部門店不規范經營,流動商販無證無照經營。在互聯網領域,嚴厲打擊網絡銷售假劣農資行為,加大線下涉案企業查處力度,嚴格監控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經營禁用農獸藥行為。在果菜茶中草藥等特色產區,重點打擊在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常用投入品中添加禁限用、未登記農藥等違法行為。
2017年廣東省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農業強省建設,聚焦主業,強化執法監管和查處,加大執法力度,提升執法能力,使得各級農業部門檢測、監管、執法三方聯動得到切實加強,努力實現重點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現場檢查率、投訴舉報案件查處和反饋率、重大案件查處率、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率、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率都達到100%,扎實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農業違法行為。
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目標有重點,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廣東省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農產品專項整治行動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和順利開展。
自專項整治部署以來,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動員重點執法工作,分管負責同志靠前指揮,廣東省農業廳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牽頭組織抓總落實,全省各級農業執法部門協同配合,在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多措并舉對農產品、投入品開展多層面的監管工作,使得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據相關數據顯示,廣東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全省沒有發生重大農資質量安全事故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全年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穩中向好,這正是專項整治行動所帶來的成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