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空心化”是城鎮化過程中,因農村人口與空間分布變遷而衍生出的鄉村聚落“空廢化”和住宅“空心化”等一系列現象的統稱。農村“空心化”本質上是城鄉轉型發展過程中,由于農村人口非農業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舊”,“外擴內空”的不良演化過程。農村居民主體的重構是決定“空心化”之后的農村是否走向消逝的關鍵性政策舉措,其核心是未來農村居民將由誰來構成的問題。我國應加大統籌城鄉改革力度,突破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限制,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人口自由流動機制,既能讓“村民進城”也應允許“市民下鄉”。只有建構起城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流動機制,推動“村民進城”和“市民下鄉”協調發展,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速提供人力資源支持。來源:《大眾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