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偏遠山村如何走好強村富民之路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余堯正 字號:【

  偏遠山村如何走好強村富民之路,是浙江開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亟需思考解決的一大難題。今年3月份,筆者專題了解了鄉里關于紅高粱產業的發展情況。8月,筆者再次來到大溪邊鄉,蹲點調研紅高粱產業,看現場、聊現狀、謀舉措、話發展。

  高粱紅了——染紅了千畝山崗

  走在上安梯田的田間小道,看到層層梯田里種植的全是高粱,遠遠望去,綠葉紅穗、碧水青山、藍天白云、素墻古亭,呈現的是一幅自然和諧的鄉村畫卷。與其他鄉鎮不同的是,兩側的梯田,紅綠相間,基本沒有拋荒的田地。

  鄉黨委書記姜美鴻介紹,該鄉從2015年在上安村開始試種200畝紅高粱,經過3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發展到了今年的810戶2138.3畝。目前,全鄉12個行政村中有10個村種紅高粱,已然成為大溪邊鄉的第一產業。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3年后種植面積增加了10倍,擴大了這么多當然令人欣喜,但筆者更關注的是,這個過程是如何推動的,老百姓是怎么自發加入的。主要把握了四個方面的積極因素。第一,黨員帶頭種。種紅高粱剛開始是新鮮事,農戶不敢嘗試,所以最初是發動黨員帶頭試種。2015年上安村種了200畝,其中16名黨員就帶頭種了140余畝。到目前,全鄉種紅高粱810戶中,黨員占了106戶,種植面積占四成多,黨員先上,農戶就會跟上,有了黨員帶頭,農戶種得放心。第二,政策推動種。為了激發廣大農戶的積極性,鄉里在縣農辦支持下出臺了扶持政策,每種植一畝紅高粱補助200~500元;同時,村里還以1.5元/斤保底價收購,有了補助加保底,農戶種得安心。第三,職能部門指導種。縣農業部門專門成立了組團聯村專家服務團,不僅每周二定時上門服務,而且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什么技術難題,專家也會隨叫隨到。農技干部鄭校平成了大家的老朋友,總是第一時間上門指導,農戶種得順心。第四,良好效益激勵種。發展新項目最關鍵的還是收益,種紅高粱投入成本低、勞動強度不大,但收入不錯,尤其是釀制高粱酒效益更好,農戶有效益,種得開心。

  高粱紅了——浸紅了百姓心田

  上安村72歲的余獻虎是個地道的農民,夫妻倆去年種植紅高粱3.5畝,總產量4270斤,釀制紅高粱酒1620公斤,收入40500元。上安村書記余雄富給我介紹了他村里一位普通農戶的例子,表示現在種紅高粱的收益非常可觀。

  他簡單算了一筆賬,一畝紅高粱平均收成800斤,若直接讓村里保底價1.5元每斤收購,再加補助200~500元,每畝收入在1500元左右。但農戶很少直接出售,而是用來釀紅高粱酒,釀酒出酒率40%左右,一畝可出320斤酒,當年售價25元每斤(存一年則翻一倍),收入8000元;除去每斤酒代加工費6元,折算下來純收入6000元左右,再加上一季油菜收入1000元,平均每畝也有7000元。這比種水稻、其他旱糧作物都要好。

  余雄富還說,農戶種出來的紅高粱基本都拿到酒廠、酒作坊釀酒了。現在有些酒廠高價收紅高粱都收不到,市場是供不應求;這么高的收益,相信以后種紅高粱的人會更多,規模還會更大。

  種紅高粱是一條促進山區農民增收的實路子,大溪邊鄉先行先試、取得成果之后,農業部門應該研究其他鄉鎮是否可以學習借鑒推廣,能否出臺縣級層面的專項扶持政策,促進種植、加工氛圍的形成,加快全縣紅高粱產業的發展。

  高粱紅了——催紅了集體經濟

  紅高粱可以帶動農民增收,那對集體經濟發展作用如何?現在幾個村發展紅高粱都是哪些模式?座談會上幾位村書記紛紛表示,他們村黨支部已經通過“村種”“村收”“村加工”等多合一的模式來發展紅高粱產業,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徑。

  上安村黨支部自2016年以來,就把外出創業農戶閑置的田地統一租來,由村集體種植紅高粱,租金200元/畝,種植了100多畝,村集體年收入每年增加了10多萬元,既完成了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任務,又解決了土地拋荒難題。

  黃谷村書記方先榮說,今年村集體在山坡地上種了280畝紅高粱。山地有一定坡度,不易積水,更有利于高粱生長,目前長勢良好;同時村里還打算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1元的價格,向全村種植農戶收購紅高粱,再加工成紅高粱酒,由村里統一經銷。

  但在提到全鄉紅高粱種植面積還可增加多少時,卻得知全鄉適合種植的地方總共也不會超過3000畝。受到空間環境的限制,村里在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的基礎上,關鍵還是要向二、三產拓展,延伸產業鏈。目前,大溪邊只有兩家酒作坊稍具規模,加工能力不足,村集體正考慮利用現成閑置房產,建酒作坊,加工銷售或者租給大戶經營,增加經營性收入。

  高粱紅了——唱紅了小鎮夢想

  今年以來,大溪邊鄉黨委把打造“紅高粱小鎮”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抓手,實施“1+X”產業發展計劃,即以紅高粱為主,因地制宜發展香榧、清水魚、中藥材、油茶、水蜜桃等,培育長短結合、種養結合、產銷一體的產業格局。

  目前,鄉里正籌備“豐收錢江源·美麗大花園”為主題的開化縣首屆紅高粱文化節。同時還謀劃打通大溪邊鄉墩南至淳安縣汾口鎮坦村的公路,把紅高粱產業向淳安汾口鎮、楓樹嶺鎮延伸,使上安梯田景區與千島湖下姜景區緊密對接,開發“上安下姜”旅游線路,推進兩地產業、人文融合發展。

  對未來的紅高粱小鎮,鄉村干部和廣大農戶充滿了信心,一致認為這是踐行“兩山”思想的成功實踐,是富民強村的有效路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加快步子,多條腿走路,策劃好紅高粱文化,實現文化、故事、景觀、產品相互交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響品牌,可以考慮成立紅高粱產業協會,注冊統一品牌商標,把品牌發布納入文化節。要加強種植、加工、銷售等技能培訓,針對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遴選一批鄉村干部出去培訓,或請師傅進來指導,培養一批種植、釀酒、銷售骨干,積蓄人才資源力量。還有村企結對幫扶、標準體系建設、校地合作等等方面,都可以統籌考慮,同步推進。由此想到,無論強村還是富民,關鍵鄉村兩級黨組織要開動腦筋,因地制宜,只要有責任心,真正當作自家的事來干,辦法總比困難多。

  高粱紅了,一個“高粱滿山崗、酒香大溪邊”的紅高粱小鎮正向我們走來。期待更多的強村富民產業在好地方各個角落開花結果。

  (作者系浙江省開化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