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盡管山西省人防辦機關只有38名黨員干部,包扶光裕堡鄉4個村630戶貧困戶,但他們出實招,辦實事,用智慧和毅力踐行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扶貧路子。
“一對一”結對認親,暢通幫扶渠道
泥濘的操場,殘缺的黑板,疲憊的孩子……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山西省人防辦扶貧工作隊包扶光裕堡鄉的3所小學,連同幼兒班在內的兒童不足50人,讓他們像城市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一直是扶貧工作隊心尖上的事情。
2016年春節,扶貧工作隊組織光裕堡鄉的5名小學生來到黃河電視臺參加“溫暖結對子,牽手共成長”的節目錄制,代表全省山里娃向全社會發出了愛的邀約,山西各地的30個家庭與30名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這些貧困學生每年可以從黃河基金會獲得1500元的生活費,結對家庭承諾為貧困學子提供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學業資助和情感支持。后來,活動擴展到校際幫扶,太原公園路小學、山西行知小學與光裕堡的學校結成幫扶對子。
走進華巖村梁睿屹的家,只見桌子上擺放的學習用品整整齊齊,梁睿屹的母親提起結對幫扶人張園,數次掩面而泣。張園是太原一家建筑企業的員工,有一次張園去安哥拉工作,怕耽誤孩子學業,還專門從國外寄來2000元生活費。張園不但在物質上給予幫助,還在心理上給予疏導,兩家人成了經常走動的“親戚”。
扶貧先扶智,城市家庭和農村貧困孩子結對幫扶,無疑是“雪中送炭”。2017年扶貧工作隊還協調大木瓜村2名貧困學生參加了為期半個月的黃河專列一帶一路西部行活動,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生動結合了起來。
沾政府的光,掙太陽的錢
從空中俯瞰,在漫無邊際像綠地毯一樣的莊稼中間有一片光禿禿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架設著一排排黑光發亮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光裕堡村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就是光裕堡村的集體發電站。光裕堡村第一書記李振朝說,扶貧工作隊爭取的這個100千瓦光伏發電站從去年開始建設,今年5月正式并網發電,總投資達70萬元,是繁峙縣第一座為扶貧而建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預計年收益達十三四萬元,不但能保證光裕堡村的20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分到3000元,還能讓光裕堡村的集體經濟實現破零。2017年扶貧工作隊還成功申報了華巖200千瓦、大木瓜100千瓦、小李牛100千瓦村級光伏電站。
這兩年,國家出臺了光伏扶貧政策,繁峙縣鼓勵貧困戶投資單戶光伏電站,總投資36000元,其中政府補貼5000元,光伏企業投資10000元,剩下的21000元需要村民以自己的名義貸款,一聽說要貸款,不少村民擔心萬一貸款還不上怎么辦?扶貧工作隊挨戶做工作,事實上,村民們的貸款是政府擔保,由運營公司直接從光伏發電的收益中扣除,還能保證年收益3000元,享受20年。這么一來,發展光伏扶貧項目自然得到老百姓們的支持,整個光裕堡鄉全年安裝200多戶。老百姓說小小的光伏板,給他們帶來了光亮,也傳達了黨和國家的溫暖。
“紅樹莓”落地生根,興產業穩定脫貧
紅樹莓在國際上被譽為“水果之王”,在我國栽培歷史較短,是高效農業的典型,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山西省人防扶貧辦工作隊圍繞“一村一品一主體”的脫貧思路,通過中國樹莓產業發展聯盟將樹莓產業引到光裕堡鄉,把北京嶺上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拉到了光裕堡鄉的扶貧隊伍當中。
根據雙方協議,紅樹莓第一年投入苗肥,每畝約需3000元,全部由北京嶺上田園公司墊付,等第3年盛果期后再扣除,公司以保護價收購果實,每畝純收益可達1萬元。僅僅兩個半月,扶貧工作隊發動農戶120戶,一次性種植430畝。同期由北京嶺上田園公司投資1350萬元,在光裕堡村配建了一座年產3萬噸的有機生物菌肥廠,并規劃三年內將光裕堡鄉建設成國家級樹莓產業園,發展綠色、有機、循環農業。
產業之路不限于此,扶貧工作隊積極考察,引進白溝、阜平手工業項目,華巖村、光裕堡村、富家莊村、梁家莊村箱包加工和服裝加工項目完成選址,年初開工建設,每個項目可帶動100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生產要素不斷積聚。扶貧工作隊還帶領貧困戶創業,制作辣椒醬,試制樹莓醬和樹莓果汁,他們注冊的“滹源味道”商標被列成繁峙特色食品農產品區域電商推廣品牌。
山西省人防辦自身既沒有可以投向農村的經費和項目,也沒有掌握向鄉村推廣的適用農業技術。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他們不曾停下腳步,創新扶貧方式方法,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值得借鑒。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