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振興總體任務的強力支撐,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抓手,將貫穿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全過程。在未來發展中,我們要準確把握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向。一是實現從“有”向“優”、由“少”到“多”的轉變。圍繞解決好錢的問題和體制機制矛盾,逐步解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欠賬較多、供給和管護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變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管護不力的狀況,向更加全面、更加優質的路徑演進。二是從城鄉二元逐漸向均等化、一體化邁進。公共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要優先向“三農”傾斜,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重點向農村延伸,大幅度提高農業農村的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最終全面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要從供給導向轉到需求導向。注重農民的主體需求、鄉村產業發展的需求,提高農民參與決策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更大效用。
(來源:《光明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