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營街社區,位于紅塔區西南部,總面積2.6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9個居民小組,現有人口5534人。社區一直致力于探索黨總支領導下的“共同富裕之路”,發展成果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際友人的肯定,被稱為“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模范”“中國農村共同富裕的榜樣”。社區素有“云南第一村”的美譽,先后被評為“全國村鎮建設文明集鎮”“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
圍繞共同富裕目標,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革開放以來,社區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和現代工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并積極培養吸納人才,推動三次產業全面發展,實現了共同富裕的夢想。1992年,社區農村經濟總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成為玉溪的第一個億元村;199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1998年,按照黨的十五大精神,結合大營街社區實際情況,選擇了“留優質集體企業、保共同富裕”的企業改制之路,為強化管理機制、調動創業積極性,社區保留了8個經濟效益較好的集體企業,對其余的企業采用承包、租賃、拍賣、轉讓、股份制、兼并等多種形式,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為企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企業保持健康、穩步、持續發展。2017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5.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79元。
緊扣美好生態需求,建美扮靚現代旅游城鎮。從1995年至今,社區堅持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先后投資3億多元,建成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2個公園,修建2條連通市中心的高等級公路,建成了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休閑娛樂區、住宅機關辦公區、會展商住產業園區,并配套全省一流的村級衛生院、幼兒園和老年活動中心,組建了專業綠化環衛隊、城管中隊、文藝隊和自來水公司、物管公司,人均綠地面積達到69平方米,水利化程度達85%,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社區適齡兒童免費入園;學生從初中到大學,每年都有補助金;居民每人年終分配5000元;年滿54歲的居民實行退休制度,每月領取277至687元的退休金;居民年滿94周歲和99周歲,還有5萬元和10萬元長壽獎,實現了發展依靠群眾、建設為了群眾,成果讓群眾共享。2010年11月25日,社區啟動了舊城改造。投資13億元,新建民居1482戶,單元房112戶。居委會共補助投入39681.9萬元,覆蓋5534個居民,人均補助投入7.17萬元。人均住房面積從1998年的50平方米提高到今年的80多平方米。民居改造工程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蓋、統一拆除、統一分配、統一管理的“五統一”原則,特色民居全部按照八度設防的標準設計,突出鄉土氣息和民族元素,單體建筑風格為斜頂灰瓦、粉墻彩畫、古典窗型,兼具中式風格和滇中傳統民居特色,并合理設計功能、景觀和空間,為居民建成了一個寧靜、自然、生態、宜居的理想家園。
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持續發展新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建設新時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鄉村,大營街社區將充分發揮“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的優勢,推進創新發展,增強發展后勁,將智慧農業、生態農業與滇中溫泉小鎮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挖掘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底蘊,提升文化檔次,構建現代集鎮與生態鄉村相融合的田園綜合體。社區2016年啟動棚戶區改造,拆遷29萬多平方米,2017年起,借助晉紅高速、泛亞鐵路、高鐵新城的區位優勢,建設興福廣場、匯溪大橋、匯溪廣場和民俗商業街4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包含民俗節慶、花鳥文化、禪文化、民俗體驗、特色美食、文化空間以及服務配套7個組團的休閑頤養特色溫泉小鎮,規劃區為5.37平方公里,核心區為1.33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37萬平方米。項目融入青松毛烤鴨和米線節、菊花藝術節等美食文化、禪文化,建成后的小鎮將集旅游觀光、溫泉療養、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使大營街中心集鎮旅游區與周邊旅游區相互呼應,成為國內生態環境一流、人居環境一流、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健康休閑度假旅游生態鎮,實現經濟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雙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