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有效期的藥品,3折或5折回收……”在一些城市大醫院附近的小街上,可以看到不少“收藥”的小攤子或小廣告。一位回收過期藥的藥販子說,“過期藥一般賣到農村或者小診所,像有些散裝的藥片,又沒寫過期時間。散裝藥片一般回收就幾毛錢一片,重新包裝后能賣幾塊錢一片,在農村很好賣!”
過期藥品的危害不言而喻。有統計資料表明,在藥品不良反應案例中,有近1/3是由過期藥品或藥品保存不當引起的。最近這段時間,有關部門加大了過期藥品查處力度,過期藥品在城市里的囂張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然而,在廣大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鄉村,過期藥品依然很有市場。這種現象的背后,反映了公眾意識和監管的有待加強。
藥品回收倡議應從宣傳走向落地。家庭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然而,長期以來,過期藥品并沒有被專門回收和處理,老百姓家里的過期藥品基本都像普通生活垃圾一樣被扔掉。一直以來,過期藥面臨無人回收、無處回收、難以回收的尷尬局面,隱藏著極大的環境污染風險。只是倡導回收,只是呼吁回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要構建完善的過期藥品回收制度。
藥品銷售監管有待加強。可以看出,在越來越嚴厲的打擊之下,過期藥品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了,但是在農村還有著廣闊空間。過期藥品被一些藥販子銷售到了農村小診所里。其實,農村的小診所也是納入了藥品監管范圍之內的。那么,過期藥品何以能夠在小診所銷售?不能不說的是一些農村小診所的管理者是唯利是圖的。然而,唯利是圖的空間也是監管失效造成的。嚴格監管農村小診所的藥品進貨渠道,有關部門必須當大事來辦。
農村醫藥報銷比例有待提高。我們合作醫療的普及面幾乎做到了全覆蓋。但是,在農村群眾治病報銷比例上,還是有提高空間的。比如說,在農村小診所里購買藥品,報銷的比例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一些偏遠的農村之中,還生活著很多困難群眾。一盒子感冒藥,對于城市里的市民來說,自然不會考慮價格問題。而農村群眾就會因為價格的問題,選擇那些價格低廉的過期藥品。說白了,資金上的困難,給過期藥品“上山下鄉”提供了生存的空間。
過期藥品已成為健康小炸彈。鑒于過期藥品的巨大危害,有關部門必須堵上過期藥“上山下鄉”的違法路。(江蘇省徐州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