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東營六戶鎮產業振興處處景 特色小鎮風光秀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佳星 龍文軍 字號:【

  近年來,山東東營六戶鎮通過整合并利用優勢資源,發展產業、優化環境、舉辦并承接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優化社會治理方式、帶動農民增收,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以鄉村旅游帶動產業發展。六戶鎮所處區域地勢平坦,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生態鄉鎮”“山東省旅游強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鎮”等榮譽稱號。四干渠、五干渠橫貫六戶鎮,武家大溝、廣蒲河、老廣利河和運料河等五條河流流經境內,河流縱橫,產生了大量湖泊水面、原生態濕地,物產豐饒。六戶鎮內有兩個萬畝生態林場,成為緊鄰東營中心城區的一處天然氧吧。六戶鎮耕地面積廣且集中連片,在東營區旅游部門指導下,六戶鎮大力發展以生態農莊為依托的鄉村旅游產業,目前已擁有開心農場、麗日鋤禾、桃花源生態農莊、菜地廚香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農家樂,這些品牌兼顧了農業項目和旅游景點,成為帶動六戶鎮鄉村旅游發展的龍頭企業。目前,東營區委、區政府在六戶鎮推動開發“城南民宿”項目,并遵循兩大原則:第一,整體開發原則,在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和人文風貌基礎上,因地制宜進行民宿招商;第二,對外招商的目的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本地百姓致富,所以招商項目要求必須對民眾開放,讓百姓受益;遵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厲杜絕黃賭毒等容易滋生違法違規問題的“帶病”項目等。在合理規劃下,六戶鎮充分發揮了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生態旅游,促進了鄉村旅游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綜合衛生整治優化鄉村環境。六戶鎮生態基礎良好,在居住區通過綜合舉措,推進鄉村綜合環境整治。首先,建立垃圾清理長效機制。六戶鎮建立了垃圾回收和清運管理機制,重點加強保潔隊伍建設,建立了人員充足、責任明確的基礎設施管護和衛生保潔隊伍,將保潔隊伍建設及工作成效與農村綜合考核掛鉤,實現保潔管護工作常態化。在監督檢查上,六戶鎮將整治任務分解落實到人,嚴格獎懲,并開展日巡查、周督查、月評比,實行三天一調度、一天一通報,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評比。第二,扎實推進畜禽污染整治。六戶鎮為徹底整治畜禽污染,制定了《六戶鎮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多部門參與的整治領導小組,細化分工,把責任落實到人;在各村配備聯絡員,形成鎮村聯動的工作機制。六戶鎮發布養殖場(戶)搬遷關閉整治通告,多渠道集中宣傳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引導養殖戶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整治。鎮里組織各村和油田單位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情況進行詳細調查摸底,摸排出禁養區養殖專業戶11家,非禁養區養殖場(區)11處、養殖專業戶42家。對禁養區內養殖場(戶)建檔立冊,分類施策,采取了“主動拆除、限期整改清理、逾期強制拆除”三種方式,扎實推進了養殖場(戶)清拆工作。第三,實行“河長制”加強水域生態保護。六戶鎮根據《東營區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要求,出臺了《六戶鎮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對鎮范圍內的所有河道排查摸底,成立了多相關單位參與的六戶鎮河長制辦公室,鎮政府每年給河長制辦公室撥付工作經費10萬元。河長制辦公室每個成員單位確定1名聯絡員,負責落實辦公室安排的各項工作。為加大河長制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在村級推薦的基礎上,六戶鎮確定了13名“民間河長”,協助村級河長開展河長制相關工作,聘任了河道管理員,實行一年一聘,每月工資800元。

  以文化活動引領文明鄉風。六戶鎮通過不斷夯實文化活動陣地、積極壯大文藝宣傳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舉措,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領形成文明鄉風。第一,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六戶鎮逐年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充實完善各村農家書屋和文體活動場所,為文化活動提供陣地,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目前在田莊村已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數字文化廣場,西六戶村和東辛集村也已開展相關建設。第二,發展文藝宣傳隊伍。六戶鎮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依托,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大力培育文化人才隊伍,文化事業得到較大提升。六戶鎮通過支持開展村級文化隊伍的組織和培訓,提高了農村文藝表演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廣場舞比賽、秧歌比賽、文藝匯演等多場活動,豐富了村級文藝表演隊伍的演出經驗。各村在多年積累基礎上發展出多個特色品牌文藝隊伍,并在節日期間開展了秧歌隊表演、籃球比賽、廣場舞比賽等不同形式的聯歡活動。第三,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六戶鎮積極組織“劇團下村”活動,在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邀請紅荊呂劇團、紫惠藝術團等民間文藝團到13個村開展文藝下鄉巡回演出26場,進一步豐富了群眾文化娛樂生活。

  以“網格化管理”激活鄉村治理。六戶鎮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將六戶鎮管理轄區劃分為14個網格單元,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實現網格內“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態化管理,提供主動、高效、有針對性的服務。每個網格設置一個網格長,網格長為網格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網格內的信息綜合、便民服務、黨建工作、綜治維穩、宣傳教育、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環境衛生、文體工作等所有業務。為充分調動網格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六戶鎮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考核制度,把考核結果作為網格長績效工資發放、獎懲和聘用的重要依據。六戶鎮積極組織對網格長的培訓工作,邀請東營區數字中心專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發放網格化管理操作手冊,幫助網格長盡快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好網格長工作職責,真正做到“三活”(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四清”(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五到家”(經常走訪到各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

  以“農旅”結合提高農民收入。六戶鎮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大力在鄉村發展瓜果、蔬菜、花卉為主的優質高效農業,構建起了“種養加,產學研,商消游”一體化的農業新格局,大大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2017年,六戶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71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59元。東六戶村從2012年開始大面積種植葡萄,如今全村2600多口、700多戶人家,其中400多戶種植葡萄果樹,全村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年產值達到300多萬元,東六戶村著力打造“十里六戶生態苑,萬畝葡萄玫瑰香”的鄉村休閑旅游品牌,現已成為東營市市民“近郊游、農家游、采摘游”的首選之地,“六戶葡萄”也成為享譽周邊的農產品品牌。武王村立足本村實際,大力發展西紅柿大棚種植。成立“武王紅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了“武王紅”西紅柿品牌,實行“種植規模化、管理企業化、產品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測土配方施肥、組織種植戶參加培訓、改造水庫解決灌溉問題。目前,全村已有160個西紅柿大棚,合作社成員23人,帶動種植者200余人,僅西紅柿種植這一項就能帶動增收800余萬元。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