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赤峰市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杰是首次參加全國人大會的新代表。小廟子村人均耕地不足2畝,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兩委班子團結帶領全村群眾走上了一條以種植胡蘿卜和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小廟子村邁向脫貧攻堅的腳步越行越快。
“習總書記太平易近人了”
對內蒙古代表團的趙會杰來說,習近平總書記下團日這一天帶給她太多的激動和振奮,也讓整個小廟子村乃至全鄉鎮的人都激動了好幾天。“當時,李紀恒書記和布小林主席介紹完整個自治區的情況,我就主動說‘李書記,下一個我發言’。”趙會杰顧不上細數總書記總共插話幾次,邊報告邊回答、補充。“問了大廟鎮小廟子村村名的由來,村人均耕地面積,是水澆地還是旱地,村里蘿卜種植面積,發展特色產業項目資金來源。”在這一問一答中,小廟子村的發展圖景清晰起來。
這次經歷讓趙會杰切身感受到習總書記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以前媒體上總這么說,但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有發言權。總書記真是有大國領袖的胸懷,是打心里頭關心我們。”臨走時,習總書記握住趙會杰的手,讓她感覺“那眼神讓我踏實,總書記太平易近人了”!
“發展特色產業,希望政策能推我們一把”
習總書記關心的蘿卜產業就是小廟子村發展的產業抓手,也與趙會杰參加兩會最想提的議案有關。“小廟子村以種植胡蘿卜和中草藥為主,特色作物種植投入遠遠超過大田作物,但在種植上卻沒有補貼和項目傾斜,這是我們的短板,我們在發展中借不上國家的力。”所以,趙會杰提交了關于支持發展特色產業的建議,希望借助支農政策,把尚處于出售鮮貨和粗加工階段的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只有走深加工的路子,老百姓的收入才能再上一個臺階。”趙會杰認為,如果發展產業單純停留在種植階段,不僅附加值低,而且受儲存條件限制,銷售時缺乏議價能力。而發展深加工就意味著要建廠房,引進脫水、烘干、包裝等加工設備,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我們盤算過,可以把胡蘿卜和中草藥深加工捆綁在一起,用一套設備做兩條深加工線,國家助推一把,我們自己省點力了,給我們提供一個平臺,那我們會跳得更高。”
“鄉村振興要一步一個腳印”
赤峰是內蒙古貧困面最大的地區,趙會杰認為,在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道路上,國家的幫扶必不可少,但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才是最重要的。“坐吃山空不如自力更生,別人給你輸血也能救命,但是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她舉例,村里有一個家庭,一家三口因為身體原因生活得很艱難。起初,村里幫他們申請低保、臨時救助,但是遠遠解決不了問題。“去年我們幫助這個家庭貸款,搞了一年的特色養殖,通過養鵝、賣鵝蛋,已經脫貧了。”
對于鄉村振興怎么干,趙會杰想得更長遠。“兩會結束后,回到村里還是要發展產業,這次向習總書記匯報是一個機會,也是個開始,將來我們的發展之路還很長。”趙會杰認為搞產業發展不能急于求成,要扎扎實實,哪怕邁出一小步也要見到成效,無論是搞經濟還是抓脫貧,都不是為了博眼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