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我是黨員我承諾,美麗張北我帶頭”……走進渭南市富平縣劉集鎮張北村村部,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墻上各類醒目的標語。據村支書佘秀全介紹,張北村由原張北村、龍泉村和新興村合并,共有黨員128名,在合并之初,是一個基層黨建軟弱渙散村,發展滯后,問題叢生。2015年縣里專門派來第一書記,并在支部換屆時提高標準,擴大民主,甄選了新一屆有力的班子。幾年來,通過嚴抓組織規范、工作規范、管理規范、活動規范、保障規范“五個規范”,嚴格黨的組織生活,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固定每周五開展半天黨員政治學習日活動,并對不按時參加黨組織活動的黨員,創新通過發放紅黃兩種預警通知單等形式來進行管理和約束,黨員思想認識發生了巨大變化,積極參與各項村級事務,戰斗力明顯增加。
“村里的路以前硬化的不多,一下雨就兩腳泥,大家說了幾十年了,現在黨的政策好了,去年,村里的黨員帶著我們和扶貧幫扶單位一起修建了新的村室、門前鋪上了水泥路,建了新的黨員活動中心,我們還可以去看書、打乒乓球,非常好!”在村文化廣場帶著孫子玩耍的楊大伯談起村里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現在,村干部們作風確實轉變了不少,不少村黨支部會、小組會的會議就開在村民家里和田間地頭。原來是等著村民找上門反映問題,現在成了早一步到群眾中發現問題。貧困戶許玉琴說:“村里的黨員對我們家很關心,經常過問情況,不但免費給修了房子,原來的老化的電路重新走了線,還免費送了兩只奶山羊,真是感謝黨的好干部啊!”這類黨支部帶頭聯系群眾、帶頭支持村莊建設、帶頭創業致富的例子不勝枚舉,張北村先后被評為渭南市生態村和富平縣美麗鄉村。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的基層組織直接與群眾打交道,是農村各項工作和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是鄉村振興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擔負著重要職責使命。只有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隊伍合格過硬,鄉村振興才有根本保證。(百鄉萬戶陜西調研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